麦积区:摘下贫困帽 奔向新生活
原标题:【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甘肃省58个贫困县脱贫攻坚成就巡礼】麦积区:摘下贫困帽 奔向新生活

麦积区是天水市的“东大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和六盘山特困片区国家重点扶持县区,也是省定深度贫困县区,2013年建档立卡时,全区有贫困人口13.15万人,贫困发生率28.96%。经过六年的努力攻坚, 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就业培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全区累计脱贫退出贫困村198个,累计减贫12.9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1%,2019年实现整区脱贫摘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8427.46元。

近日,记者来到麦积区石佛镇马家山新村,放眼望去,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小二层楼房整齐排列,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一说起现在居住的马家山新村,贫困户马元书满脸喜悦:“我在山上走的是泥路,现在搬着下来走的都是水泥路。搬迁后我们有产业园了,务工的人都天天忙着呢,像我媳妇就在蘑菇棚、蔬菜大棚里干活。”

像马元书一样,搬进马家山新村的村民一共有60户。为了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里还加快发展后续产业,建成了花卉苗圃、蘑菇大棚、玫瑰葡萄种植园。马家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孙首道告诉记者:“在异地搬迁之后,我们在新农村新建了蘑菇大棚11座,美味葡萄园有12亩,培育苗木花卉有65亩,解决了产业发展难的问题。”

现在,对于麦积区贫困户来说,住房变好已经不再是梦想。“十三五”期间,麦积区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209户1.0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58户7156人,涉及16镇84村52个安置项目38个集中安置点。

陶家村建档立卡户张文宏每天都会去石佛镇张湾村养猪场务工,每月都有4000多元的收入,赚钱顾家两不误,他告诉记者:“来这工作的目的多赚点钱,补贴家用,猪场离家比较近,能照顾家里的老人。”

据了解,天水麦积区和天津西青区建立扶贫协作长效交流机制,累计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1.5亿元,辐射带动贫困户6500多户2.8万多人。麦积区利用东西协作扶持资金在五龙镇安家山村、中石沟村、石佛镇张湾村建成标准化规模养猪场3处,麦积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牛乾:“我们这个养殖场带贫模式主要是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村办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东西协助的帮扶资金建设养殖场。三个养殖场可以扶持五龙镇和石佛镇2镇43村1192户4890人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近年来,麦积区始终把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大力发展果品、畜牧、蔬菜三大主导产业。仅今年全区就新建果品基地6200亩,打造千亩以上建园点2个,300亩以上集中连片建园点1个。北湾村是全区深度贫困村之一,村内主导产业为苹果种植业和劳务输出,去年又种植了高杆月季和观赏性花卉。

麦积镇北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忽阳:“我们北湾村的主要产业就是苹果,有1680亩的苹果,花椒园有90亩。去年栽的高杆月季、观赏性的花卉,也能带动村上产业发展。”据麦积镇党委副书记赵炜介绍:“我们是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特点,综合地以发展产业,以增加农户的收入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主要像北湾村来说,截止目前2020年,建园面积达到了1870余亩,实现了家家有果园、户户有收益的状况。”

近年来,麦积区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把促进就业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的重要途径,坚持落实就业政策,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目前,年均输转劳动力达11万人,劳务创收22亿元以上。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08-10【短视频】天水市麦积区:易地搬迁换新颜 产业兴旺奔小康
- 2020-08-03张智明带领麦积区四大组织领导开展“夏送清凉”慰问一线职工活动
- 2020-08-03麦积区举行大型秦腔现代剧《村上春秋》开排仪式
- 2020-07-31【关注】麦积区传统古民居及古旧建筑要上“户口”了!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