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文化馆发放天水黑社火演出服饰器乐
为加强省级非遗项目天水黑社火的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大对天水黑社火民间表演团体的扶持力度,近日,秦州区文化馆先后来到秦岭镇斜坡村、牡丹镇辛家沟村、娘娘坝镇、娘娘坝镇上寨村等地,将价值6.45万元的黑社火演出服饰和器乐送到了群众手中。


配发仪式现场,秦州区文化馆负责人介绍了天水黑社火保护传承情况和配发这一批服饰器乐的目的和意义。现场群众兴高采烈,有的翻看着服饰款式,有的敲锣打鼓,有的穿上服装佩戴装饰直接表演了起来。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天水黑社火保护传承中来,合理有效保管好、利用好这批物资,积极开展交流展演活动,创树品牌,让天水黑社火真正火起来、走出去。


黑社火,又称秧歌、烟歌。天水黑社火源于古代的祭祀,在天水传承千百年,早已成为当地民众根深蒂固的文化烙印。天水黑社火的演出主要在每年春节期间,演出时间一般从大年初三开始。黑社火不光在本村进行演出,还要到邻近的村子或镇子上开展轮流性质的巡回演出,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天水黑社火以串唱民间小曲为主,集跑花灯、对唱、打击乐、管弦乐、小丑、舞狮等技艺于一身,由一折折风格各异的独幕剧组成,因为大多是在晚上演出而得名黑社火。从表演的节目看,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上到国家大事、政治经济,下到民俗风情、耕种劳作、婚丧嫁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