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南峪村:一步一个脚印奔小康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恰逢《天水日报》复刊35周年。
1985年,天水还是祖国西北一个经济落后的小城。这一年5月1日,原中共天水地委决定重新复刊《天水日报》。7月8日,天水市正式升为地级市。这两件影响力不同却同样具有历史坐标意义的事件在“1985”这个激情澎湃的年份重合,从此,《天水日报》与天水这座城市从新的起点共同成长。
作为天水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天水日报》推出大型新闻采访活动——“一张报纸与一座城市的35个故事”,把镜头对准天水脱贫成效显著、具有典型意义的35个已摘帽贫困村,生动讲述脱贫攻坚的“天水故事”。4月以来,天水日报社全媒体多路记者深入全市两区五县,实地探访已摘帽贫困村,真实记录所见、所闻、所感,绘就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天水美丽乡村画卷。即日起,将陆续刊发35个已摘帽贫困村的“脱贫故事”,敬请关注。
一步一个脚印奔小康
——武山县城关镇南峪村脱贫攻坚侧记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刘晓亚
在武山县城关镇东南有一条河叫南峪河,沿河而上,有一座美丽的村庄——南峪村。走近南峪村,老远就能看到村头那棵古老的国槐树,树身要两三个成人才能合抱过来,树冠亭亭如盖,绿荫如云,这棵百年老槐树见证着南峪村的发展变化。
兜底保障提升获得感
沿着顺河堤铺就的通村水泥路行走,路上不见丁点柴草垃圾,一边是苍翠的柳树、槐树,一边是格桑花盛开的花园,就势打造的休闲广场上凉亭、栈道依次而立。在休闲广场对面的一座高台上,一座红砖围砌的小院显得干净而又紧凑。走进院子,只见里面一字摆放着几盆各种品种的盆景,院子北面是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房屋宽敞,地上铺着瓷砖,窗明几亮,冰箱、家电一应俱全。
“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比,那就是在天上了。我们村坐落在河坝边边,以前一旦下雨,出行就是最大的问题,现在不仅从城区到村上的路拓宽硬化了,去地里的产业路硬化了,就连入户的巷道都硬化了,不管走哪里,脚上都不沾泥了。”小院的主人汪顺利对我们拉开了话匣子,“尤其是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农民的啥党和政府都替我们想到了,住房、娃娃上学、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养老、看病就医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南峪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输转、架豆等蔬菜种植以及盆景栽培。近年来,南峪村深入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把群众放在第一位”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指示精神,抢抓精准扶贫政策机遇,在全力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的同时,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将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显著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优化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全村自来水入户161户,有小电井的20户、有水窖的6户;2019年全村参保人数784人,参保率达到了95%,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签约服务,大病报销、大病救助、一站式结算、慢特病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村有低保户31户85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有26户73人;有五保户4户4人,均享受国家标准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护理费用;残疾人23户25人都享受补贴。在教育扶贫方面,义务教育97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读高中生18人,享受免学费、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读中、高职学生共有21人,全部享受雨露计划补助,每生每年1500元,连续补助两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在读本科生17人,享受生源地助学贷款;2019年1名贫困户学生考上大学本科,享受民政一次性补助4500元……和汪顺利一样,南峪村的乡亲们都在享受着脱贫攻坚带来的幸福和安康。
扶贫工作开展之初,南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509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底全村剩余贫困人口2户10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1.2%,剩余贫困人口将在2020年实现政策兜底脱贫。
精心打造美丽乡村
南峪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是天水市委政法委和县电力公司。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帮扶工作队主动发挥协调监督职能,完成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工程,南沟河河堤修缮工程,主、支巷道路面硬化工程,市级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庭院修缮项目等工程,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产业发展方面,主持成立了两个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全面提升了村集体收入,也带动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增收。
以前,受历史原因和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南峪村沿河乱占乱修、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河道部分地段淤塞,水流不畅,特别是2018年的暴洪灾害使沿河群众遭受了非常严重的财产损失。2018年,镇、村两级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涉及的18户群众反复入户动员宣传,“零补偿”拆除违章建筑3间80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杂物10余处,收回机动地12.5亩。在此基础上,帮扶单位市委政法委积极协调,申报南峪村为2018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先后协调落实市委农工部、市水利局项目补助资金共计45万元,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通过了各级验收。
帮扶单位还以群众期待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争项目,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硬化通堡子自然村道路2公里,硬化面积4300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铺设自来水管道6千多米,全村群众饮水安全全部达标;利用县级资金和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硬化村内支巷道4000多平方米,建成占地160平方米左右的群众文化体闲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和路灯,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建成了村幼儿园和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采取对群众进行实物补助的方式,引导50户农户完成了卫生厕所及无害化厕所改建。
同时,充分利用村庄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提出了“美丽乡村转民风,生态旅游促脱贫”的工作思路,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对本村美丽乡村进行统一规划设计。2019年帮扶单位天水市委政法委和城关镇政府积极协调市农业农村局,争取农村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建成垃圾集中点2座、村内排水管网及边沟440米、绿化带240米,就地取用片石、圆石、旧瓦片、柴棒圆木等搭建成沿路造型围墙90米,柴草堆放场一处,尽可能保留了乡村民俗特色。
扶贫、扶志、扶智协同推进
在扶贫的同时,帮扶工作队特别注重扶志和扶智。他们坚持深入农户宣传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引导干部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决心;协调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稳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开展扶贫专项调研,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制约因素,协调帮扶资源,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同时,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完成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按照“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原则,科学制订并实施帮扶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协调落实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协助村里抓好年度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动员和组织贫困村群众积极参与路、水、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村容村貌整治,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发动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协调落实惠农贷款、互助贷款等小额信用贷款,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解决融资难题。大力发展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协助做好村“两委会”班子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社会管理工作,积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在南峪村采访时,帮扶队的队长是天水市委政法委的郝仿,他表示,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南峪村不论产业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都得益于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在几年的帮扶下,南峪村的群众产生了很强的内生动力,现在党和国家又提出了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未来几年南峪村将在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强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把扶贫、扶志、扶智一步一步地推进下去,既要达到物质的脱贫,也要达到精神的脱贫,在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更加美丽、更加富裕、更加文明的新南峪!
相关新闻
- 2020-09-15武山县召开十四届县委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 2020-09-15【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武山:“光”晒太阳 “伏”泽万家
- 2020-09-15武山县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2020年第五次会议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 2020-09-15武山县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协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