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武山:光伏扶贫项目为贫困群众送上增收“阳光存折”

20-11-16 14:28 来源:武山县扶贫办 编辑:赵满同

武山宣传网

  近年来,武山县围绕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创新举措,因地制宜,把光伏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民生工程,投资2.04亿元,在榆盘河程、咀头彭坡建成总装机容量23.7兆瓦的村级光伏发电站48个。截至目前,产生效益3791.8万元,受益贫困群众3615户15897人,156个贫困村每年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项目实施前,武山县制定了《武山县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解决了建设模式、资金筹措、收益分配、输电线路等诸多难题,流转土地850亩,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光伏板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江苏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施工企业,项目采用“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运维”五位一体的EPC总承包建设维护模式建设,仅用5个月时间建成运营,是近年来国内同类项目建设进度最快的项目之一。

  为了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成立了武山惠民新能源有限公司,制定了《武山县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分配实施办法》,明确贫困村集体收益年限为20年,从今年开始,根据每年发电收益在扣除运维费、土地租金、税费后按照光伏电站资产确权比例,所得收益全部分配给156个贫困村,村集体将80%以上收益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剩余资金用于村级集体公共事业。按照武山县光照资源和2019年实际发电量测算,年发电量能够达到2500万度,电费收益超过1800万元,贫困村集体和贫困群众将在未来20内每年稳定增收总额达到1300万元以上。

  为了延伸光伏产业链条,武山县充分发挥光伏扶贫项目的带动作用,建设了河程村光伏农业旅游观光园,采取“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畜光互补”的建设模式,把光伏产业园与4A级水帘洞大景区等旅游景点统筹规划开发,精心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观光带,种植油牡丹300亩,投放鱼苗4万尾、各类鹅苗、鸭苗7000只,带动了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通过全力打造光伏+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园,有效破解了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和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的难题,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中国的脱贫智慧】靖远:找准产业谋幸福 凝心聚力奔小康 【中国的脱贫智慧】靖远:找准产业谋幸福 凝心聚力奔小康
  • 临泽:小鸭村的大产业 临泽:小鸭村的大产业
  • 甘肃299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公布,带你一图了解! 甘肃299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公布,带你一图了解!
  • 奇美万象洞 奇美万象洞
  • 【中国的脱贫智慧】字字硬核!八大亮点看甘肃脱贫攻坚 【中国的脱贫智慧】字字硬核!八大亮点看甘肃脱贫攻坚
  • 精致兰州 持续美丽前行 精致兰州 持续美丽前行
  • 绣出美丽乡村的田园画卷 兰州市三县紧盯重点区域治理使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绣出美丽乡村的田园画卷 兰州市三县紧盯重点区域治理使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 解码城市容颜提升的“秘密” 兰州市五区+高新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亮点纷呈 解码城市容颜提升的“秘密” 兰州市五区+高新区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亮点纷呈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快讯】甘肃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任振鹤
2   武都:5G巡逻机器人亮相街头
3   武都:东西协作结硕果 首批“玉兔”来
4   【中国的脱贫智慧】民乐:发展产业促增
5   迭部:蕨麻猪撑起群众增收“一片天”
6   崇信:“全省一张网”落地建设
7   会宁:多形式营造浓厚宪法宣传氛围
8   临泽:21项冬春旅游大餐来了
9   山丹:打好金融“组合拳”助力社会经济
10   金塔:“龙头”舞动产业兴
11   庄浪:农技培训进果园 助农增收谋长远
12   岷县:特色产业助脱贫
13   临泽蓼泉镇:温棚成了“致富棚”
14   山丹:搭建平台助“半边天”就业创业
15   脱贫攻坚“主心骨”小康路上“引路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