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有多红?会宁红色旅游“火”起来!
目前,会宁的红色旅游景点全部对外开放。在会宁县中国工农红军三军会师旧址游客中心门口,甘肃嘉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协助外地游客接受体温检测,扫描健康出行码……“寂寞”已久的会师园,人头攒动,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据统计,自复工复产以来,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已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不但有效带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复苏,也为其他行业的振兴树立了标杆。

税务干部深入嘉音旅游宣讲税收优惠政策
“旅游行业能重新发展起来,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甘肃嘉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莉霞感慨地说。该公司原有的主要业务就是接待外地游客参观红军会师纪念塔、红军会师纪念馆、大墩梁烈士纪念陵园、桃花山会师景园等。受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几乎处于停滞状态。3月初,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虽然为公司恢复运营带来了希望,但游客接待量较往期相比锐减60%,这对公司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局面,喜的是终于可以开门营业,忧的是游客数量上不来,成本高,效益低。
“你单位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减按1%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就在公司负责人陈莉霞愁眉不展时,会宁县税务局复工复产辅导单上的辅导内容,让她沉重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为了确保《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政策公告》落实到位,会宁县税务局全员出动,给包括甘肃嘉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全县 4000余户纳税人送去了复工复产政策,以政策为抓手,着力减轻企业运营负担。截至10月底,甘肃嘉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收入55余万元,减免税款3万余元。“现在公司运营正常,我们还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陈莉霞开心地说。

税务干部在红军会师旧址景点进行税收宣传
在利好政策扶持下,会宁旅游企业不仅顺利复工复产,有的还发现了新商机。2020年,会宁县政府先后打造了城北“紫香童家湾”“谷仓田家坪”、城南“米家峡水库”“丁家沟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基地,原来的旧瓦陈梁、山沟峁岔成了体验乡村生活、拥抱自然风光的热门去处。在会宁县税务局举办的第三次纳税人讲堂上,了解到企业购置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下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一次性税前扣除的政策后,会宁县文化旅游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当即购置了4辆旅游大巴,增加了乡村游、周边游新业务,开辟了小众市场。“每次参加完县税务局的纳税人讲堂都让我受益很多,一方面是学习政策,另一方面是利用好政策搞发展。”会宁县文化旅游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辉霞说出了自己的经营“秘密”。
2020年2月,旅游行业被税务总局纳入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四类困难行业,会宁县的旅游行业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帮助旅游产业发展起来、旅游企业尽快运营起来,除了辅导纳税人用好税收政策,会宁县税务局还协同县金融办、工商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旅游企业提供了“税务贷”等绿色通道服务。企业只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即可获得最高300万元的周转资金。当前,已有6家旅游企业在会宁县税务局的牵头下办理了“税务贷”业务,累计贷款1200万元,资金运转有了保障。“会宁县税务局在疫情大考期间勇作为、敢作为,为其他部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带了个好头。”原会宁县金融办主任袁思强肯定地说。
热门景点人来人往,观古览迹、留念拍照……一副副红色游览图景正在上演,会宁旅游又“火”起来了!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