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武山:产业引领 铸造脱贫攻坚强大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武山县落实产业扶贫资金3亿多元,扶持群众发展蔬菜、劳务、中药材、畜牧、果品等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连续5年,武山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豆角、中药材等特色增收产业。5万亩的种植面积、10万吨的产量、2.5亿元的产值、绿色A级认证的品质,武山豆角实现了“下江南”、“闯关东”、“走西口”,远销京津等20多个省、市,武山蔬菜享誉全国。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量132万吨,产值24.5亿元。种植中药材5万亩,优质果园面积达13万亩,全县畜禽养殖总量达到140多万头(只),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水果玉米异地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000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000元;组织群众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走进榆盘镇河程村,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矩阵熠熠生辉,投资2.04亿元、总装机容量23.7兆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受益贫困群众3615户15897人,156个贫困村每村集体增收1.5万元。
就业扶贫是武山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了让群众适应市场需求,武山县大力开展挖掘机、焊工等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劳动力5.08万人。每年输转劳务10万人以上,年均创收超过20亿元。同时,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制定12项措施鼓励支持务工就业、援岗稳企,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1319.2万元,全县已输转劳动力10.9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3.46亿元。扶持创办扶贫车间34个,带动300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在全县设置服务性岗位5735名,年人均报酬8000—12000元,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增收难题。
为了把群众的产品卖出去,武山县扎实开展消费扶贫,在天津建立消费扶贫天水馆、在北京、兰州、武山建立消费扶贫专馆3个,建成线上线下专区12个,近两年累计销售武山农特产品1.7亿元,带动贫困群众25767人增收。
相关新闻
- 2020-12-07武山公安连续奋战抓获涉嫌盗窃潜逃11年逃犯
- 2020-12-07【甘肃日报】天水市武山县:华丽蜕变“三部曲”
- 2020-12-07【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武山县交出脱贫攻坚满意答卷
- 2020-12-04视频 | 激发新活力 筑梦新时代—武山县畜牧产业扶贫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