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摘“穷帽” 阔步小康 ——武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新天水讯【记者 王雪梅】武山县有两顶“帽子”受人瞩目。一顶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是桂冠;一顶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是穷“帽子”。
“倾尽全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武山县寄予的厚望。
“不摘穷帽,绝不收兵。”武山县委、县政府的承诺字字铿锵。
(一)开战
多年前,吃过百家饭,捡过垃圾,睡过马路的武山县少年张军福背起行囊,不甘贫困的他为走出困境,阔别了相依为命的奶奶,踏上了求生之路。张军福和众多武山贫困群众一样,或是被逼无奈背井离乡,或是吃穿短缺朝不保夕,或是病魔缠身苦不堪言……
2013年,武山县建档立卡时,全县有贫困村156个12.2万人,其中深度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高达28.67%。
面对贫困发生率如此之高的县情,武山县瞄准靶心、对准焦点、确定标准,把主要精力用在持续稳定增收和全面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上,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政策解决问题,向贫困全面开战。
确定了目标和方向,武山县主动找问题、理思路、补短板、解难题,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从全县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加入到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了15个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344个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抓落实的组织体系;成立了18个脱贫攻坚专责工作组,全力保障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制定下发了《武山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方案》,全县879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挂牌督战全县1534户6664人剩余贫困人口和脱贫监测户;各乡镇针对1707户6936人边缘人口,采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责、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包户的方式,重点督战“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
一时间,驻村干部下沉,驻村帮扶工作队常驻贫困村落,省、市、县、乡(镇)四级领导干部轮番督战,把精准扶贫政策带到了山乡,把项目资金洒向了贫瘠的土地,把“我要脱贫,我要致富”的信心种在了每一个贫困户的心里。
(二)应战
滩歌镇本深沟村建档立卡户侯红林最得意的事是凭着自己的努力,盖起了能让他发家致富的蔬菜大棚。去年,不甘一直给人打工的侯红林,靠着在合作社学到的技术和多年的务工经验,在政策的帮扶下盖起了一座钢架大棚,养了20多箱蜜蜂,走上了产销一体的产业致富路。
脱贫攻坚这几年,武山县的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让和侯红林一样的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而且还让武山县戴稳了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的桂冠,帮助其脱掉了“穷帽子”,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既然开战就要勇于应战。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坚持把产业作为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是武山县的脱贫攻坚的根本途径,武山县坚持与“一户一策、群众意愿、真种真养、见钱见物、奖勤罚懒”紧密挂钩的原则,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健全带贫机制,全方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为了夯实产业基础,武山县积极筹集各类到户产业扶贫资金,扶持群众年均种植架豆5万多亩、中药材6万多亩,山地辣椒、水果玉米、乌龙头等特色产业近1万亩;扶持3200多户贫困户发展猪、牛、羊、中蜂等到户养殖产业和“五小产业”,实现了有意愿的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扎实推进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实施农业保险品种16个,实现有投保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产业全覆盖;加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扶持金鑫物流、5万吨冷链物流、青露果蔬等企业发展壮大,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中科云健康农产品精深加工、中美国玉水果玉米、唐人神集团武山年产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西梁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农业项目,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用足用好用活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应享尽享早日脱贫是武山县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
累计投资3.6亿元,改造饮水工程105处,铺设各类管线2.8万公里,解决了全县15乡镇344个行政村1053个自然村91199户40764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2015年以来,落实“两免一补”、寄宿生补助、营养早餐等各类教育资助资金4.13亿元,惠及学生37.2万人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亿元,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2.74万人次;
2015年以来,累计为5.57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住院患者优惠报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1659.7万元。344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接入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结报网,家庭医师签约贫困户12.6万人,为12.95万名贫困群众和特困供养人员落实参保资助3961.2万元;
……
(三)决战
洛门镇汪沟村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焦胜现在很满足自家的生活状态:产业兴旺,家人健康,生活富足,最让他高兴的是通过参加培训让他在村里的合作社找了一份每月4000多元的稳定工作。在脱贫攻坚春风的沐浴下,焦胜一步步迈向了小康生活。
人无业不立,人无业不富,人无稳业不安。只要能就业,收入就有保障,脱贫也更有底气。2013年以来,武山县累计完成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6.9843万人,累计输转劳动力85.69万人,有组织输转53.94万人,创劳务收入144.39亿元,累计开发并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3543人,实现了就业托底全覆盖。截止目前,建设并通过认定扶贫车间22家,吸纳稳定就业50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62人。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武山县早已就业有保障、吃住行医有保证、安全饮水全覆盖、产业兴旺能致富。2018年,武山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底,累计减贫11.85万人,15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95%。
面对脱贫攻坚的成果,武山县按照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以“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为主线,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兴产业、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质量。
2019年至2020年,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输转到第三方地区就业3557人,向天津市定向输转211人;联合宝坻区人社局认定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7家,协调落实扶贫车间援建资金、奖补资金60万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173人,开展东西协作技能培训508人,落实培训补贴120万元;落实补助资金1854万元,完成旧房改造657户;继续实施光伏扶贫特色增收项目,带动3615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基础和体制机制持续巩固……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武山县举全县之力继续把脱贫攻坚工作继续走实走深,紧盯短板弱项,严格挂牌作战,咬紧牙关、争分夺秒,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四核四防十紧盯”行动,持续固强补弱,不折不扣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整改工作任务。
如今,昔日被逼远行的少年张军福家被确定为二类低保户,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于去年被聘为武山县肖丝路服装加工有限公司的工人,成了一名手法快、技艺精的缝纫机熟练工,自己还有了一点存款,他把在县城买房子,接奶奶一起住的目标提上了日程。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武山人民正以必胜的信心,迎接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他们以不破楼兰终不还之势勇摘“穷帽”,阔步小康。
相关新闻
- 2020-12-10兑现承诺 武山县交出脱贫攻坚满意答卷
- 2020-12-09久久为功绘新卷 正是幸福梦圆时——武山县高质量书写脱贫攻坚答卷纪实
- 2020-12-09武山县:整治农村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
- 2020-12-07【甘肃日报】天水市武山县:华丽蜕变“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