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教并重、润物无声——播撒文化沁润的金种子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建二小学馆校合作研学活动
天水市博物馆为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馆校合作,共同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于3月19日,联合天水市建二小学,共同开展“展教并重、润物无声——播撒文化沁润的金种子”研学教育活动。接待服务部主任杜丽敏等7名社教工作人员,携《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及本馆特色研学课程《陶罐和铁罐》,在校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师生们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此次工作任务。

19日上午,在校方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下,展览活动和研学课程展演在多功能厅教室举行。首先,讲解员以馆藏精品展板内容为依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三年级400余名学生介绍天水市博物馆镇馆之宝——隋贴金彩绘围屏石榻,让同学们从多角度感受到天水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在多民族融合发展中的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责任。

参观完展板后,同学们开始体验由我馆接待服务部开发的馆校合作课程。该课程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陶罐与铁罐》为蓝本,从情景再现、认知教学、互动问答三个环节带领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了博物馆中的“陶罐与铁罐”,同时将考古、文物修复与文字演变等方面的知识渗透。其中,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接待服务部彭玉婷老师深入浅出的授课,戴维嘉、李媛、孟莹、张娅对课本剧《陶罐与铁罐》妙趣横生又包含哲理的演绎,让同学们在欢笑与思考中体验了一堂与众不同的语文课。




紧接着,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课程延伸内容体验——“巧手绘扇面,共叙故乡情”。历代书画家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文人雅士才子佳人手执一扇,带来无限的风雅意趣。我们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让同学们从中找到属于自己扇面绘制的创作灵感,体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19日下午,建二小学组织400多名同学来到伏羲庙和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让研学活动更加生动立体。考虑到前来研学的学生都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有限,为此,我馆特意安排多名年轻讲解员,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等传说故事切入,介绍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介绍远古先民怎样总结大自然规律创画八卦,怎样观察自然结网捕鱼、豢养牺牲丰富食物来源,又是怎样制琴瑟作嫁娶教民音律礼仪,让学生对伏羲文化和史前文明进行了解。其后,通过《秦风蒹葭》《出塞》等诗歌带孩子们了解先秦文化和天水历史名人;并结合馆内文物展品串联天水五大文化的内容。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时而思考,不时发问,形成了良好的知识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研学活动是推动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的重要形式,更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举措。天水市博物馆作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省批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近年来,通过组织主题活动、举办文化讲堂,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研学教育。这些活动增强了中小学生对天水历史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激发了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让博物馆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功能,确保了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供稿:社会服务部 王肇逸)

相关新闻
- 2021-03-23天水市人防系统参加全市建设工作会议
- 2021-03-19邮储银行天水市分行“邮爱公益”健步走活动顺利举行
- 2021-03-12天水市委书记王锐在武山调研“三农”工作
- 2021-03-09天水市人防办开展在职党员学雷锋活动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