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贝发集团从制笔走向文创 从制造迈向智造

21-04-22 00:1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宋芳科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接受甘肃媒体采访

  讲述人:贝发集团创始人 邱智铭

  一支笔:从摆摊广交会,到回应总理之问,荣膺单项冠军

  27年前,我从父亲手中接过只有几十个人的制笔家庭作坊,以此创立了贝发,并迅速汇入宁波“千军万马做外贸”的滚滚大潮中。1994年的春天,我带上从余姚、温州、桐庐搜集起来的样品以及自家作坊生产的2支多色圆珠笔和三角形圆珠笔,单枪匹马到广交会上推销,凭借一张名片敲开外贸的订单和出口的大门,将文具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之后,依托产品和服务,小订单变成了大订单,小客户变成了大客户,贝发依托国外市场,开始以“滚雪球”的方式增长。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不到2000年,贝发的笔类出口数量就超过了当时上海一批国有老厂的总和。

  中国制造要在国际舞台上站台,用核心技术撑腰必不可少。2003年,贝发和美国人关于337条款产生了纠纷,被称为制笔业知识产权第一案,当时非常地痛苦,双方耗时一年,最终以和解而告终。在此前后,贝发开始铸就坚实的技术基础,1997年开始,贝发平均每3天申报一项新的专利,历年申请专利有效数量达到了3000多件,到了2015年,我们还牵头国家项目课题,当时我们将太原钢铁一炉炉的特种钢,在贝发切削成圆珠笔头和球座体,历时四年,以技术成果向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圆珠笔头之问”交出了答卷,这也是我们贝发技术的里程碑,解决了这一“卡脖子”的工程,也打破了日本垄断,成就了100%的国产好笔,我们用事实交出了响亮的回答:中国也能造出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

  而如今,我们开始尝试重新定义一支笔,持续研发AI智能笔、食品级墨水马克笔、高端文创礼品笔等等,还研究健康护眼灯光、人体工学桌椅、生态环境等诸多品类,用文化和创意满足美好生活所需,做“美好生活场景师”。

  一条链:千企万品,抱团出海,带动文创产业链价值提升

  伴随着全球人口红利,笔的总体市场不断扩张,我们也和全球数十家大型商超连锁建立了伙伴关系。我们慢慢发现,国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渴求,不仅仅局限于一支笔,贝发开始把国内数百上千家制造业小伙伴的各种文具乃至生活用品输送到国外,让全世界消费者享受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我始终坚信经济市场不是无中生有的经济,市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中国制造的小伙伴们,大家一起‘做’出来。

  带着上千家小伙伴,这是贝发的荣誉,也是贝发沉甸甸的责任。于是,我在不停地寻求创新。我常说,不创新是等死,但盲目创新是找死,而创新要找准定位。国家“加快产业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方针政策,就为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企业的转型发展,不是随波逐流。我总是在强调“转市场是一种方式,转思维、转身份也是一种方式。”我对贝发的定位是从制造思维向产品思维、用户思维迭代,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文具文创产业供应链转型,制造型企业向国际化品牌运营企业转型。如今,贝发已经累计为全球15亿消费者,产出200多亿支(套)笔及文具,受到世界各地用户的广泛好评。

  我还感受到,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趋向之一,就是用户非标需求的标准化满足,满足消费升级时代用户越来越挑剔的眼光,2008年,贝发成为奥运会独家文具供应商,为全球奉上了鸟巢笔;此后十几年,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五国峰会、上合组织青岛会议,都可以看到贝发的笔被作为国礼送给各国政要。我们并没有躺在高端文创定制的功劳簿上,在数字化的今天,我们还在打造数字定制新模式,争取能让更多人、更多群体体验到铭刻自己品牌的产品。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与甘肃媒体记者座谈

  一个平台:以大带小,以强扶弱,构建文创产业生态平台

  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时代未来已来,贝发也开始以笔为凿,全力打通文创产业不同门类、环节之间的隔层,由3000多家企业、机构、院校共同参与,全方位服务产业链,我们联合中小企业建立文创产业生态闭环全网营销平台,利用自身营销资源、渠道资源、制造资源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承担起以大带小、以强扶弱、资源共享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社会责任的思考,源自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合作的时代,就是要让大家成为一个圈层,一个社区,能互相分享,互相帮扶。

  该平台以用户价值主张为导向,构建人、货、场互动的数字化营销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连通国内外,追求极致的产品和场景建设,为文创产业供应链各端提供千人千面的解决方案,满足亿万新消费用户对美好生活和智慧化生活方式的追求。

  “抓住一个机会,实现一个突破;失去一个机会,落后一个时代”。历经风雨的贝发,从制笔走向文创,从制造迈向智造,从产业链到文创产业生态平台,贝发正是在一次次历史的潮流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市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多样化课堂 兰州市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多样化课堂
  • 红古区一干部249米长卷书写百年党章 献礼建党100周年 红古区一干部249米长卷书写百年党章 献礼建党100周年
  • “一键诊疗”“在家门口享受诊疗”——您签约家庭医生了吗? “一键诊疗”“在家门口享受诊疗”——您签约家庭医生了吗?
  • 流动红色专线 感受红色气息 流动红色专线 感受红色气息
  • 端午到,粽香满金城 端午到,粽香满金城
  • 甘肃省15个非遗项目晋级“国字号” 甘肃省15个非遗项目晋级“国字号”
  • 陇上生态明珠 森林宜居家园——平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纪实 陇上生态明珠 森林宜居家园——平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纪实
  • 沙坡头景区与您相约 为全国中高考学子及教师送“优惠” 沙坡头景区与您相约 为全国中高考学子及教师送“优惠”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视频】非遗看甘肃——乡村擀毡人冯培
2   酒泉市肃州区:124名村干部圆了“大学
3   端午假期“玩”非遗 甘肃兰州推出非遗
4   陇南市武都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局)原庭
5   康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吴怀国接受陇南市纪
6   西和县公安局政委罗俊峰接受陇南市纪委
7   康县公安局原副局长龙生选接受陇南市纪
8   陇南市纪委监委通报3起群众身边腐败和
9   甘肃省纪委监委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10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1   中共金昌市委组织部关于干部任前公示的
12   甘肃庆阳:铸魂育人 踏沃土赓续红色基
13   甘肃庆阳红色基因融入教学 让“南梁精
14   甘肃敦煌载古丝路历史沧桑秀“水”添“
15   甘肃庆阳: 老区面貌变化大 绿色发展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