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项目】民勤骆驼客
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三面环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民勤牧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政府鼓励养驼,特别是清初,民勤驼商马合盛经营驼队,开办茶社,生意遍布全国,曾被雍正封“官商马合盛”。1907年,清政府颁旨,以护国员外郎诰封其后人马香亭为“资政大夫”。后驼队更加兴盛,曾受孙中山先生派遣,远赴苏联开展外交活动,受到列宁亲切接见。民间组织的驼羊会,每年在苏武庙举办赛驼活动,其盛况空前。民勤驼队走南闯北,驼道四通八达,境内男丁大都跟随驼队走货,以此为业,成为骆驼客。2011年3月,民勤骆驼客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
民勤驼队所走的路线四通八达,东去西安、天津,西走新疆,北通内蒙古,南达青海、西藏,足迹还到达过蒙古国、苏联及中东地区。行程数万里,形成了独特的骆驼客文化。民勤骆驼客分布于民勤全县, 尤以东湖、西渠、泉山、苏武、三雷等乡镇最盛。骆驼客多为家境贫寒的壮丁,一支驼队的骆驼客依据技术和经验,各司其职,分为领房子、骑马先生、锅头、水头、拉链子等。领房子是驼队中的首领,总管驼队的一切事务,熟悉骆驼习性和疾病的治疗,能够应付各种严酷的气候条件,熟悉路线和井头,通常也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如果遇到强寇和土匪,能够保证驼队人员和货物安全。骑马先生的地位在驼队中仅次于领房子,主要负责前后联络、探路、寻找水源客栈等工作。锅头、水头,也叫“大头”“二头”,负责牵拉驼队的头链、二链,保障驼队的生活起居。拉链子,是驼队中最底层的劳动力,主要负责拾粪、砍柴、值夜、放牧骆驼、物品装卸、骆驼牵引等任务。
民勤骆驼客有独特的野外生存装备,装备有鞍子、鼻键子、帐篷、火炬子、栽毛褥子、脚蹬毡、毛捣儿、毡帽、皮袄、毛绳、铜锅、水瘪子等等。民勤骆驼客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经过数十代骆驼客的摸索和积累,驼队多是晚秋起场运货,因白天睡觉暖和,夜间走路能防止骆驼负重发汗,所以驼队一般采用夜行昼宿的起居方式。骆驼客还有探路、打踪、辨识水源、风雪宿营以及人与骆驼常犯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器物的制作和修理等生存技巧。民勤骆驼客兴盛高峰期时,驼户有三千家之多,骆驼总数约在十万峰以上。民勤及相邻地区经过沙漠的货物运输,基本由民勤驼队担当。
相关新闻
- 2021-04-06甘肃民勤:全域旅游描绘“诗与远方”
- 2021-03-22甘肃民勤:置身浩瀚大漠 欣赏诗意风光
- 2021-03-19民勤乡村记忆博物馆 一个寻找根与乡愁的地方
- 2021-02-04甘肃民勤:税收优惠“不来即享”为企业“赋能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