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甘肃酒泉举办“绿能云”大数据研讨会

21-04-29 15: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4月28日下午,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绿能云”主题研讨会在酒泉会展中心举行。中国通信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红旗、联通云镝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牟永桥,浪潮集团王晓斌,西北师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强、甘肃能通公司张元丰,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云计算计算中心钊安光、中国移动区块链服务专家 网络BSN发展联盟培训总监郑小军等七位大数据专家分别作了《云网融合云数一体大数据中心发展新使命新机遇》、《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与实践》、《业务数据融合打造数字政府核心引擎》、《甘肃省碳达峰碳中和路径选择与智慧能源发展》、《大数据在新能源产业应用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电信智慧城市服务能力报告》`、《区域链服务网络BS N介绍》通过专家学者讲解,案例分析,为酒泉云时代大数据发展建言献策。

  “绿能云”大数据研讨会会场

  刘红旗表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党中央提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的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内涵,以数据资源为驱动力,数字经济发展,将对数据中心的需求规模、创新应用及价值运营带来新的变革,从而为数据中心发展创造新机遇。

  刘红旗强调,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国家向数字化社会快速迈进,使得各行各业发生深刻变革。新基建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新基建是发展数字的基础,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本质是构造出信息网络、算力数据,数字技术三大核心要素能力。

  “绿能云”大数据研讨会会场

  张强指出,甘肃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要提高政治站位,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指导碳达峰;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以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要建设国家绿色综合能源基地,以清洁低碳能源供给保障碳达峰;要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进碳达峰;要公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实现低碳关键技术,支撑达峰;要合理规范利用国土资源有序增加生态碳汇助力达峰;要培育碳排放交易市场 完善绿色低碳政策机制引导达峰。

  未来围绕“共建丝路信息港,共享陆海大数据”主题,以打造各类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创业创新企业、云计算、大数据和数字经济应用创新示范基地为目标,实现建设“一”个数字飞天梦,形成“七”大核心能力的目标使命。来自市直机关,通讯、网络、电力及媒体共2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巨少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税务系统把党史教育“搬”上舞台 甘肃税务系统把党史教育“搬”上舞台
  • 甘肃森续环保研发新设备 破解污水处理站维护难题 甘肃森续环保研发新设备 破解污水处理站维护难题
  •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物华天宝润陇原·永昌牛和永昌羊之间的Battle 【甘肃省“100系列”献礼建党百年】物华天宝润陇原·永昌牛和永昌羊之间的Battle
  • 【中甘特稿】安宁白凤桃去哪了 【中甘特稿】安宁白凤桃去哪了
  • 新华全媒+|“五一”假期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新华全媒+|“五一”假期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五一游甘肃】这个五一,我在宛若游龙绕山行的黄河畔等你 【五一游甘肃】这个五一,我在宛若游龙绕山行的黄河畔等你
  • 长图|追忆红色印记 重温烽火岁月 长图|追忆红色印记 重温烽火岁月
  • 中科院兰州分院小学东城二分校举办美食文化节 践行“全育人”教育理念 中科院兰州分院小学东城二分校举办美食文化节 践行“全育人”教育理念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科技赋能 数据为媒 甘肃酒泉云计算大数
2   “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互动点赞平
3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兰州首条
4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来甘考察对接东西部协
5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100条金句回顾党
6   @市民群众 关于兰州公安队伍教育整顿
7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
8   【五一游甘肃】兰州公交集团“五一”节
9   【小陇画报·114期】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
10   图解|山海相连 津甘携手奔新程
11   甘肃税务系统把党史教育“搬”上舞台
12   兰州车站精准组织 备战“五一”小长假
13   甘肃建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网 欲地方立法
14   兰州旅游年卡释压打卡成本30余景区场馆
15   甘肃守护民众 “看病钱” 重拳整治“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