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脱贫攻坚我来见证】桦林镇兰沟新村:搬出一片好前景

21-05-06 16:45 来源:中国武山 编辑:田洋

武山频道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5月5日讯(记者 张丁香 郭韵 薛妍)2017年,70户建档立卡户搬进了武山县桦林镇兰沟新村,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如今,一栋栋崭新的院子,见证了搬迁群众的苦尽甘来,也成了脱贫攻坚道路上最美的风景。

  踏着暮春傍晚的余晖,记者来到了桦林镇兰沟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在一片油菜花海中,整齐划一的白墙青瓦房映入眼帘,中式庭院干净整洁,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漫步其间,仿若置身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画卷。

  兰沟新村建于2016年底,占地面积55亩,集中安置了桦林镇上沟、陈咀、郝山3个贫困村的70户337名群众。“把我们偏远山区群众搬迁到这里,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祖祖辈辈都梦想着成为川里人,现在终于实现了。”村里的老党员郝满良老人告诉记者,没想到有生之年能走出大山、住进新农村。

  安顿下来后,针对搬迁群众构成复杂、缺乏归属感等情况,村里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及时跟进医疗、社保、教育、扶贫等服务,让搬迁群众找到了“主心骨”。“孩子上学方便了,生活补贴、慢病治疗这些政策都好得不能说了,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对党中央感谢。”郝满良说。

  稳得住,关键得靠产业来致富。对此,兰沟新村联合党支部三方发力积极谋划致富产业:一是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和输转,全村每年至少有180人次外出务工,年收入360万元以上;二是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群众种植冬花、柴胡、黄芩等中药材600多亩,同时对搬迁村拆旧复垦,计划新建酸梨种植基地1000亩,种植业年收入80多万元;三是积极筹建服装加工“扶贫车间”,建成后可带动1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6000元。

  搬出大山迎来好前景。当下,兰沟新村群众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党员风采】丁永旺:用忠诚和智慧彰显警察本色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党员风采】丁永旺:用忠诚和智慧彰显警察本色
  • 甘肃临夏:全面推进基层气象综合业务服务标准化 甘肃临夏:全面推进基层气象综合业务服务标准化
  • “五一”假期兰州铁路局发送旅客160.9万人次 “五一”假期兰州铁路局发送旅客160.9万人次
  •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 兰州张掖路街道:小事不小 办好都暖民心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 兰州张掖路街道:小事不小 办好都暖民心
  • 好消息!兰州野生动物园10月1日前开放运营(图) 好消息!兰州野生动物园10月1日前开放运营(图)
  • 【陇拍客】甘肃兰州:游客饱览黄河风情 【陇拍客】甘肃兰州:游客饱览黄河风情
  • 【我的扶贫故事】狠抓产业促脱贫 尽心帮扶做实事——记灵台县百里镇严家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姚胜文 【我的扶贫故事】狠抓产业促脱贫 尽心帮扶做实事——记灵台县百里镇严家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姚胜文
  • 【乡村振兴看甘肃】脱贫路上的常青树 产业发展的领路人——记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党支部书记柳安祥 【乡村振兴看甘肃】脱贫路上的常青树 产业发展的领路人——记灵台县西屯镇店子村党支部书记柳安祥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首部高铁建设题材电影《高铁作证》开拍
2   “归园田居”里的乡村振兴梦
3   【“飞阅”中国】祁连山下杏花开
4   【大美甘肃】来阳坝,“森”呼吸
5   【“飞阅”中国】甘肃张掖:万亩花田似
6   【百年风华 奋进甘肃·党员风采】丁永旺
7   甘肃临夏:全面推进基层气象综合业务服
8   “五一”假期兰州铁路局发送旅客160.9
9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
10   【治理创新 共建共享】 兰州张掖路街道
11   妈妈的“小绵羊”变成村民的“领头羊”
12   五一小长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运输起
13   好消息!兰州野生动物园10月1日前开放
14   兰州铁路局汝箕沟车站:一顿特殊的节日
15   定西市纪委监委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