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做大做强西瓜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本网记者 张振国
眼下正是大棚西瓜丰收上市的季节,在凉州区大柳镇的西瓜种植基地,一个个大西瓜在瓜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诱人。瓜农们都在忙着采摘、装运、销售西瓜,品尝着西瓜丰收的喜悦。

西瓜产业是凉州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今年以来,凉州区大柳镇按照区上“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通过采取品种引进、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有效措施,不断扩大西瓜生产规模,健全西瓜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全镇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找准致富出路 做强产业支柱
据介绍,凉州区大柳镇辖7个村,14763人,耕地面积18912亩,人均1.3亩。近年来,该镇大力推行“一镇一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西瓜专业镇”,全镇累计建成日光温室2893座,面积5795亩,80%以上的日光温室以种植西瓜为主,种植规模达到4000亩以上,形成了烟房村、大柳村、桥坡村三个西瓜专业种植村,通过一年四茬西瓜种植模式,棚均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日光温室瓜菜产业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021年,根据全区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牛羊猪禽菜果菌薯药草”10+N产业规划,大柳镇立足农业产业基础和优势,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做大做强日光温室瓜菜产业,持续发力做优日光温室西瓜产业,适度发展露地经济作物,加快农业产业化配套项目建设,举全镇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资源禀赋 做强西瓜产业
2021年,该镇狠抓扩面增量,在现有日光温室点周围填平补齐,力争在全镇新增日光温室300亩,累计达到6100亩,同时计划在大柳村、西社村、湖沿村、烟房村各新建1个50亩以上拱型温室示范点。积极推广一年三茬全钢架拱型温室(加保温被)建棚模式,一年三茬全钢架拱型温室(加保温被)建造不受地理位置、方向限制,且在占地面积同等情况下,全钢架拱型温室实种面积是普通日光温室的2倍,一年可种植3茬西瓜,收益是普通日光温室1.5倍,受到广大种棚群众的认可,现已搭建15座。

聚焦提质增效,引进推广西瓜王子、皇尊一号、L600、特小凤等高端西瓜品种4个,推广优质种苗500万株,淘汰低效品种,全面推进种植品种升级换代,积极推广日光温室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全面推进西瓜种植技术升级换代。

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引进发展一批以北京鹏程万达、山东志军果业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拓展销售市场。同时携手发放镇组织西瓜购销企业成立凉州区西瓜产业营销协会,依托“凉州农鲜”区域公用品牌,统一采用“凉州农鲜+企业商标+农产名称”设计包装,进行“三品一标”的认证,不断提升西瓜产业营销体系,打造凉州西瓜产业园,提高凉州西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不断加强科技创新,针对该镇一户多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现代农业,大柳镇联系武威陇原智慧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该镇日光温室实际情况研究开发了智能大棚控制系统,系统集温室大棚保温帘、通风口的智能控制开合及温室大棚内空气温度、温度、二氧化碳等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参数监测和水肥一体浇灌、灯光、视频监控为一体,可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节省人力、减小劳动强度、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节水、节电、增产、增效的农业智能化管理之功效,使瓜农感受到高新科技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抓好项目建设 助推产业升级

大柳镇紧紧围绕设施蔬菜和西瓜产业,全力争取产业配套建设项目,助推产业升级。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国有企业建设,合作社联合经营”的合作模式,引进武威市凉州区金希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凉州区西瓜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产、储、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可带动当地及周边乡镇西瓜种植面积上万亩,直接带动5000人从事西瓜产业,不断助推西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抓好凉州区区域畜禽粪污(有机废弃物)处理中心大柳站项目投产运营,推进日光温室尾菜、大田秸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环保和效益双促进。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