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民勤小曲戏—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
民勤小曲戏最初称镇番小曲,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清初,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流行于民勤城乡及西北部分地区的曲牌体地方戏曲剧种。
2008年6月,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勤小曲戏源远流长,遗产丰富,被戏曲专家赞誉为“兼具北风南韵,流传西北五省”。知道戏名的有百余种,先后记录到的有五十多种。今多藏于省文化艺术研究室。
民勤流传剧目有《下四川》、《张连卖布》、《小放牛》、《大夫小妻》、《钉缸》、《瞎子关灯》等。
民勤小曲戏的唱腔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俗称“八调十二腔”。 演唱一般均用本嗓(即真嗓),独特之处是有些唱腔的结尾或中间部分采用“接声”(即帮腔)的处理方式,可达到特殊的演唱效果。
曲调丰富,优美动听,道白多用民勤方言,恢谐通俗,亲切感人。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秧歌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滑稽自然;女角善用彩扇、手帕做戏,唱时摇摇摆摆,俊美飘逸。
每逢演出,街头巷尾、庄户院落都是舞台,一人演唱,数人帮腔,各显神通,笑声掌声喝彩声,场面非常热闹。
2014年以来,民勤县联合省、市,连续举办六届民勤曲子戏艺术节,两届民勤曲子戏大奖赛,举办民勤曲子戏骨干培训班,成立传习所3个。
现今,民勤小曲的演唱活动仍在当地活跃。民间班社、传唱艺人遍布民勤城乡,常年参加演出活动的表演人员有上千人,自发地进行着该剧种的活态传承。
民勤小曲戏
是植根人民心灵的梨园绝唱
是群众最为喜爱的“草根”艺术
相关新闻
- 2021-06-06我为群众办实事——携手共建平安校园 兰大附中东城分校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
- 2021-06-07马力全开 安装公司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 2021-06-07“证照分离”改革 “小切口”带来政府职能转变“大成效”
- 2021-06-07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电动自行车头盔也有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