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红古加快生态治理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
中国甘肃网7月14日讯 “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按照‘护水源、兴绿廊、绿山体’的战略方针,加强全域空间管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十四五”规划中,红古区提出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系统修复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区建设。
近年来,红古区与民和县签订《湟水河流域环境污染问题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协议》,制定《湟水河水质监测协作方案》,定期召开两县区联席会议;通过实施湟水河红古段防洪治理、湟水河红古段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以及方大炭素静电除尘等减排项目,收到了明显成效。2019年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51天,优良率96.2%。大通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湟水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十三五”以来,红古区在生态建设治理方面累计争取到国家和省市各类补助资金近15亿元,投入区级财政资金近7亿元,统筹用于生态修复治理、环境综合整治、环保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等重点工作,撬动企业投资近30亿元,倒逼企业落实生态治理主体责任,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省市将红古区整体纳入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国家工程兰州试验区范围,推进大通河、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编制的《大通河-湟水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正在组织二次专家论证审查。编制了《红古区国家重点化石产地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近期工作计划》并于2019年先期启动实施了《红古区重要地质遗迹和重点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研究项目》。目前累计采集恐龙、植物、鱼类和足迹、岩石、波痕等地质古生物标本414块。编制完成《兰州市红古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红古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完成废弃矿山生态治理4个,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2.6%,18.39%。
相关新闻
- 2021-07-14百万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甘肃电力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
- 2021-07-14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联创共建现场观摩交流会在酒泉市进行
- 2021-07-14天水市文旅系统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2021-07-14天水市文旅系统召开2021年度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暨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