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债市融资规模“步步高” 护航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孟珂
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债券市场功不可没。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16.47万亿元。而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年度总额分别为8.82万亿元、10.47万亿元和15.88万亿元。由此可见,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债规模逐年稳步提升。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支持实体融资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命题。”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交易所推出多种债券类型融资工具,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在提升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交易所债市融资规模
增长空间大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3日,年内沪深交易所发行公司债3806只,发行规模32304.7亿元,发行数量同比增长10.2%,规模同比下降0.6%。其中,一般公司债发行1361只,发行规模15601.34亿元;私募债发行2445只,发行规模16703.26亿元。
为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监管部门在放宽发行条件、提高投资便利性、扩大投资者范围等方面积极探索。今年5月份,沪深交易所分别就《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等4项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提高上市挂牌效率。
“总体来看,当前交易所债券市场数量和规模都在快速增长,流动性持续提升。但相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融资规模占比仍然较低。从债券融资结构看,交易所债券存量中,公司债占据主导,超过六成。”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受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不够完善、交易品种相对单一等因素影响。
“当前我国债务融资工具中,在产品设计上,各类品种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因此,唯有通过产品创新,丰富固定产品体系,交易所债券市场才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明明表示,有必要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型金融工具,更有效地推动资金直达实体。诸如推动信用衍生品融资工具在交易所市场的发展,合理可控的衍生品发展有助于满足实体经济和市场主体对风险管理的需要。另外,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也十分必要。目前风险监管仍有缺口,优化债券市场制度和基础配套设施,诸如建立风险防范、揭示、处置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仍是交易所市场发展需要完善的方面。
周茂华表示,提高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需要提升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稳步推进跨市场互联互通,完善市场交易方式。
债市开放提速
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
债市融资比重的不断提升,得益于我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步伐加快、对国际投资者吸引力持续增强。今年10月29日,富时罗素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此前中国国债已先后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和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至此中国国债已成功跻身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常征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债券市场被成功纳入全球三大指数后,将吸引更多被动型和主动型的配置资金流入。据估算,富时世界国债指数预计将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约15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未来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将持续扩大。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境外机构投资者净买入1106亿元境内债券。截至当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债券3.93万亿元,与10月末的3.85万亿元相比,持仓增加约800亿元,创出今年2月份以来单月增持规模新高。国际金融协会(IIF)12月份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11月份流入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总额为156亿美元,其中59%的资金流入了中国市场,中国债市流入了42亿美元。
“人民币债券‘避险属性’凸显,境外投资者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进一步增强。”常征表示。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债市开放,拓宽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的渠道。例如,为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提出,通过直接入市渠道及债券通渠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无须重复申请,可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
今年9月24日,内地与中国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下称“南向通”)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资金南来北往、互联互通的完整闭环构建完成。
1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拟统一规范熊猫债资金管理,促进熊猫债市场健康发展。截至12月13日,年内熊猫债共发行70只,发行规模达1028.2亿元,同比增长75%。
在周茂华看来,当前债市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有助于推进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创新,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构建更为规范、透明、高效的债券市场。
常征认为,提升债券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应在风险管控、监管合作、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四个方面着力。具体来看,第一,需要完善风险管控的框架和制度,研究加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下的外商投资管理框架;第二,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第三,对外资机构而言,境内企业债的市场化定价仍有待完善。充分挖掘境内债券的投资机会,推动金融中介服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也是提升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化和吸引力的重要方向;第四,还需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进一步丰富投资交易工具。
相关新闻
- 2021-12-14邮储银行推进银担合作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 2021-12-14邮储银行与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1-12-14邮储银行荣获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
- 2021-12-14兰州新区玫瑰香了临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