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凉州区:大棚葡萄“串”出百姓致富路
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明确“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方向,补短板扩优势,着力破解群众增收瓶颈,将培育发展葡萄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不断优化葡萄产业布局,群众的腰包鼓了,乡村振兴的路子宽了。

走进张义镇河湾村村民马金忠的葡萄大棚,郁郁葱葱的葡萄藤叶间,挂满了一串串紫色的葡萄,颗颗晶莹剔透,饱满圆润,让人垂涎欲滴。虽然天气寒冷,但是马金忠的心里却十分“火热”。“一个棚产量就在5000斤左右,净收入两万多,5个棚下来也就10万左右。比起没有种棚的时候现在就特别不一样了。”马金忠告诉记者。
在当地,像马金忠这样依靠种植大棚葡萄的村民还有很多。近期,张义镇堡子村村民辛风兰种植的葡萄也迎来了丰收。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自家大棚里和前来收购的工作人员忙着采摘、挑选、装箱,一箱箱成熟新鲜的葡萄当天将装车运往西安各大超市售卖。“现在我们葡萄种了六七年了,差不多技术谁也有了,平时的时候周边的人也经常交流,葡萄的质量越来越好,我们上的农家肥,口感确实好。”辛风兰告诉记者。

由于当地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适合发展葡萄产业,再加上政府加大新优品种引种筛选力度,调整优化葡萄品种结构,选择优质、稳产、耐贮的品种,葡萄产业发展的后劲也更足,前来收购葡萄的商贩络绎不绝。“我们来张义镇收货六七年了,这边的葡萄颗粒大、颜色好、品质高,市场很受欢迎,每年大概在这收三百多吨。”陕西爱尚嘉果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新告诉记者。
今年,凉州区张义镇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区建设“三大特色产业带”,构建“10+N”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抢抓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张义沿山冷凉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富民路上的新亮点、新特色。目前,全镇共种植红提葡萄343座,每座棚经济效益可达到3万元左右,一串串葡萄不仅承载了种植户们一年的辛苦,也串起了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
相关新闻
- 2022-02-14推进智能化转型 邮储银行开放式缴费平台业务规模超千亿元
- 2022-02-14东西部协作助推白银靖远教育事业发展
- 2022-02-14酒钢助力甘肃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2-02-14兰州石化荣获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