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工信厅:科技支撑强工业 重塑产业新优势
2月25日,甘肃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省工信厅介绍了科技支撑强工业情况。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发展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引领和支撑,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重点围绕全省优势产业发展,着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省工业增速8.9%、全国第17位,为10年来最快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8%,全国第1位,为9年来最快增速;规上工业实现利润两年平均增速45.4%,增速全国第6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3.09%,高于目标3.09个百分点。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构建创新体系
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创新要素汇聚,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一是编制《甘肃省“十四五”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规划》,制订《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平台考核评估管理办法》。二是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有色冶金、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培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截止目前,全省共认定培育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73家、行业技术中心65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0家,工业设计中心126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链水平
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链的质量和规模,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是在重大关键领域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围绕重离子医疗装备、羰基金属材料、矿物功能材料、表面功能材料、生物疫苗等新产品研发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进度。截止目前培育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8家。二是依托国家重大科研计划提升甘肃制造业科技水平。聚焦武威钍基熔盐堆项目建设,主动对接钍基熔盐堆设备研发任务,在即将投用的民勤实验堆中,熔盐换热器、熔盐储罐、熔盐泵及熔盐泵实验台、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了甘肃方案。三是通过集成创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进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研发项目,组织省技术创新平台与全国10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攻关,全面带动甘肃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在装备制造、特种材料、核孔膜、辐照育种等多个领域培养全国一流的学科团队。四是重塑产业新优势,实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1+N+X”专项行动,印发创新能力等4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石油化工等9个行业重点产业链水平实施方案。实施“链主”企业制度,筛选65条细分产业链,认定53户链主企业。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寻求经济增长点
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一是健全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2021年新认定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认定271户),推荐工信部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户(累计认定41户)。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458万元,奖补省1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4家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二是加快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需求为主攻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壮大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2021年,全省新增云平台上线企业14688户,培育工业APP 816个,建成3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重点企业生产设备联网率达40%以上。
实施科技赋能,发展数字经济
深入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产业链标志性工程攻关专项行动,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兰州、金昌、酒泉等重点行业和区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应用,推进丝绸之路信息港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网络支撑。二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步伐。围绕电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打造天水、兰州、平凉等地锂电池和光伏产业链,形成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格局。三是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全领域深度应用,培育发展网络化研发、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广泛推广金川、酒钢、兰石等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的典型应用成果,引领制造业应用数字化降本提质增效。
相关新闻
- 2022-03-01产业经济现四个破万亿,上海加快布局新赛道
- 2022-03-01广大农民更好享受数字红利“互联网+”勾画中国乡村新图景(网上中国)
- 2022-03-01截至去年十二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十点三二亿 城乡上网差距继续缩小
- 2022-03-01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天问一号、中国空间站等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