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凉州区:食用菌产业撑开乡村振兴“致富伞”
冬去春来,记者走进武威市凉州区羊下坝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坐落有序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现代化的大棚内一片盎然生机,一排排菌棒整整齐齐,菌香扑鼻而来,此时的菇床正处于产菇阶段,平菇长势喜人,簇拥在菌棒两端,一朵朵香菇也开始靓丽绽放。

近年来,羊下坝镇以闲置棚改造为切入点,新建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成立速生食用菌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园和上双明瑞食用菌产业园,以平菇生产线为基础,不断扩大经营范围,通过大户联合经营的方式,和浙江客商进行共同开发,引进香菇种植生产线,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 的运营模式,辐射带动发展周边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涉及中坝、下双、四坝等周边乡镇。
羊下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干部郝墨山告诉记者:“我们镇上的食用菌产业重点是以平菇为主,现在还探索种植了香菇。目前全镇的食用菌产量可以达到60万袋,实现的产值是360万元,纯利润在120万元以上,可以解决就业务工达到20多人。”

据了解,羊下坝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按照“农作物生产—秸秆利用—食用菌栽培—有机肥转化—还田再生产”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主要从事平菇、姬菇、香菇等产品的生产销售。通过订单销售,建立农超对接平台,销往兰州、民勤、金昌及凉州城区各大超市,在全区率先推行“无水蘑菇”销售,现已成为全区最大的平菇生产基地。
“除传统订单销售之外,我们也在积极对接线上平台,进行线上销售,通过电商平台提高销售量,进一步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羊下坝速生食用菌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园负责人王晓鹏说。

羊下坝镇食用菌产业通过示范引领,坚定周边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信心,填补全镇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短板,构建“特色足、效益好、结构优”的产业格局。在不断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促进种植户增收致富,推动产业振兴。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我镇将坚持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品质特色化、营销一体化的发展方向,确定‘建基地、树品牌、抓龙头、拓市场’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镇二园五基地’产业发展体系, 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羊下坝镇政府副镇长常岳山对记者说。(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
相关新闻
- 2022-03-01兰州高新区召开2022年工作会暨全面从严治党会议
- 2022-03-02“代表委员话税收”系列报道之五 多措并举优化税收服务 市场主体发展底气足
- 2022-03-02全球绿色产业加速发展(国际视点)
- 2022-03-02新世界中国行政总裁黄少媚:以踏实稳健作尺,丈量未来发展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