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永登县:“八比八拼”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基层治理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兰州市永登县制定《永登县“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基层组织治理提升年活动方案》,以“八比八拼”为主要载体,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全力塑造“青春令居•浪漫永登”新形象。
比思想建设,拼工作作风。通过比理论学习是否透彻、思想观念是否转变、工作作风是否务实、具体工作中是否担当作为,拼谁的发展理念新、举措办法多、工作效率高。各级党组织突出政治建设,以学固本、以学铸魂,开办学习“夜校”,举办研学“讲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思想解放、观念变革”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彻底破除不能为、不会为、不善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不能干、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等问题。
比组织建设,拼履职尽责。通过比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是否规范、“四抓两整治”主要措施是否深入、党员教育管理是否严格,拼谁的办事效率高、履职能力强、党建品牌亮。积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规范化设置党群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事情好办”的“四常一好”目标。完善“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在网格内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
比集体经济,拼发展后劲。通过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健全、收入是否达到5万元以上、收益分配是否落实到位,拼谁的目标定位准、推进力度大、发展后劲足。坚持以“薄弱村抓提升、一般村抓巩固、先进村抓示范”为重点,用好中央三部委扶持资金,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行村党组织创办领办合作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探索“多乡(镇)一品、多村联合”发展模式,突出苦水玫瑰、富硒羊肉、高原夏菜等种养特色和土司衙门、水墨丹霞等镇域特色优势,聚拢资金、人员、项目投入,逐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连片化发展格局。
比乡村振兴,拼特色亮点。通过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是否科学、镇村发展现状是否吻合、建设项目与群众意愿是否一致、推进措施是否有力,拼谁的特色亮点多、建设质量高、奉献精神强。积极构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以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为重点,坚持先行先试,示范带动,全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行村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功能,广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推广“红黑榜”“积分制”等有效做法,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
比服务质量,拼工作成效。通过比村党组织是否落实为民服务代理制、村干部是否落实坐班值守制度、机关干部是否落实常态化下沉社区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是否落实“双报到”制度,拼谁的工作思路清、破解难题多、成效更显著。推行村级“为民服务代理制”,建立完善覆盖乡镇、村、组三级便民服务平台,让村干部成为群众办事的代理人。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推行“街长制”工作运行机制,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比县域治理,拼落实能力。通过比公共设施是否完善、“十大行动”是否正常开展、“四委融合”作用是否发挥、驻区单位和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活动是否开展,拼谁的目标定位高、创新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持续推行“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充分发挥社工委、爱卫委、公卫委、志愿委“四委融合”作用,构建“党组织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的“社工委”工作格局,实现基层治理“责任落实、党员参与、入户走访、信息建档、回访满意、关爱帮扶、便民服务、每月活动、四乱清理、违章经营”“十个100%”目标。
比人居环境,拼群众口碑。通过比环境整治体系是否建立、工作机制是否健全、举措办法是否过硬,拼谁的环境更美、空气更优、村庄更整洁。积极构建县、乡(镇)、村、社四级联动的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纳入到网格中进行治理。探索“临时党支部+县级领导+部门(单位)负责人+村企(合作社)负责人+党员中心户+农户”的“六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新模式,撬动各类资源向农村倾斜。持续实行“乡镇研判吹哨、整治办中转派单、部门下沉处置、整治办验收销号”工作流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整合人力财力物力,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比多元治理,拼协同联动。通过比精神文明建设是否融入日常、化解矛盾纠纷是否有效提升、协商议事平台是否搭建畅通,拼谁的治理效果好、群众幸福指数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以综治中心为龙头、部门(单位)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实行“乡镇党委领导、村党组织主导、党员干部参与”的治理机制,提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建立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强村(居)民会议、代表会议制度建设,完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
相关新闻
- 2022-04-02在手现金881亿,归母净利润增20%:龙湖的“稳健”密码是什么?
- 2022-04-02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
- 2022-04-02永登县坪城乡满塘村春耕备耕进行时
- 2022-04-02清明寄相思 廉洁记心中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