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颜色——庆阳市镇原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2-05-20 12:0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2021年全面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固沟保塬等生态工程,造林绿化17.06万亩,治理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89.7%……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庆阳市镇原县历届党委和政府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多年来,镇原县先后实施了“一村万树”、三北天保、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大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2021年又启动了镇原县茹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如今的镇原,正用“生态画笔”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绿色山水画卷……

  守护好村里每一棵树每一寸绿  

  “咱们这属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以前山上植被少,光秃秃的,现在春天百花争艳、夏天绿荫蓊郁,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压枝,一年四季皆是美景。所以我要尽心尽力守护好村里每一棵树,每一寸绿。”殷家城乡李园子村的护林员李生龙说。

  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整体布局,镇原县从前期规划设计、苗木质量检验、施工技术指导、施工完成验收、造林成效复验等各个环节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实行包面积、包成活、包管护“三包”,定时间、定质量、定效益“三定”制度,确保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2021年,完成造林绿化17.06万亩,“一村万树”工程建设村41个,建成城关镇高庄村、临泾镇桃园村、屯字镇闫沟村、太平镇柳咀村4个市级示范村,三北防护林工程3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2万亩。

  植树造林,三分栽树,七分管护。为切实抓好林草资源管护,镇原县及时召开了全县林长制工作会议,制定印发了《镇原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制定了林长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工作督查制度县级四项配套制度和考核办法,建立了县、乡、村 、组四级林长体系,总林长40人、林长71人、副林长2207人。树立了市、县、乡、村林长公示牌,初步建立了林长制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行林长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河渠治理改变农村环境”

  “河渠治理改变了我们村的环境,不仅臭味没了,空气变好了,景色都比以前更美了!”镇原县南川乡河李村村民胡利民说。

  围绕全面推行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从“见河长”到“见行动、见成效”转变两个重心,2021年,镇原县突出河道专项整治行动和综合治理两个重点,县、乡、村各级河湖长亲力亲为、巡河履职,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县域河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非法采砂、污水直排、倾倒垃圾及岸线修复等突出问题,2021年两整两清一巩固专项行动中,乡、村两级河长深入管辖流域全面开展巡河排查,共排查出各类问题55个,现场交办整改完成16件,已全部整改到位。

  同时,委托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编制了《镇原县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1-2026)》,指导河道采砂依法、科学、有序地开展。县政府成立的振泰矿产资源公司先后在新城惠沟村、平泉洪河村、郭原王咀周庄,王咀阴洼,三岔石咀陈湾等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和综合治理,清理剩余砂石料200余吨,整治修复河道岸线采砂残区9处,平整恢复河道滩涂地100多亩,栽种树木200余棵,两年来共上缴利税及县财政1617.16万元。

  三岔镇石咀村柳洲自然村村民曹彦鹏便是河道整治的受益者之一。“以前家里有5亩多撂荒地,石头多,难耕种,都荒了两三年,都快成了垃圾堆了。经过治理,不但种上了粮食,而且有了收益,真好!”曹彦鹏喜上眉梢。

  “生态红利拓宽了增收渠道”

  咬定“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在大塬村,绿水青山逐渐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靠山”。群众把“风景”变成了“产业”、将“美丽”转化成了“生产力”,拓宽了增收渠道。

  镇原县吉祥家庭养殖农场负责人任虎虎在林下做起了生态牌肉鸡产业。任虎虎告诉记者, 林下养殖空气好,饲料成本低,鸡成活率比较好。一年可以养殖四到五茬,能收入十五万元左右。

  太平镇柳咀村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为着力点,积极实施“一村万树”、村庄风貌提升等工程,提升村庄的档次和人文气息。

  “美丽的北石窟驿风景区就在我们村,县城及周边很多游客会来到游玩,提升了村子的知名度。生态红利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我们带来了商机,群众到驿站可以做点小生意,卖点麻花、土鸡蛋等土特产,增加收入。”柳咀村党支部书记柳春艳说道。

  近年来,镇原县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步推进,使群众在实现稳定脱贫的同时,真切感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

  “两山”理念的“初果”就让村民感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香甜”,越来越绿的乡村底色让镇原变得更宜居,不断探索创新出的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正为镇原县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李同辉   张宁宁)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