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兰大二院心理专家教您疫情居家如何科学睡眠

22-07-19 11:3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疫情又一次来袭,很多人再次开启了居家模式,居家隔离使得以往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出行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由此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这期间,睡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面对疫情期间焦虑的情绪,如何能拥有优质的睡眠呢,兰大二院心理卫生科医生王燕来为我们支招了。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作息

  在疫情居家隔离过程中,因为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很容易变得“懈怠”“颓废”,常常熬夜,晚上不睡、白天不起,但这样紊乱的生活节奏不利于优质睡眠。我们要更加自律,坚持规律作息。

  坚持每天同一时间睡、起;夜里11点上床。每天午休不要超过30分钟,超过30分钟可能导致夜间睡眠需求的减少。不要错过最佳入睡时间,按平时时间就寝,睡眠时间缩短,才能更好入睡并保证质量。

  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体温与大脑的“开关”

  体温与大脑是睡眠的“开关”。高质量睡眠中,人的(体内)体温会呈降低状态。体内温度是白天高、夜间低,手脚温度相反。让自己顺利入睡的关键,在于缩小体内及体表温度之间的差值。我们可以掌握体温“开关”,目前天气炎热,我们可以在入睡前90分钟沐浴,体内温度有上升多少就下降多少的特性,入睡前90分钟洗好澡,让我们的体温在睡前降低,或者泡脚,降低足部温度。

  脑部开关保持平常状态,才是将大脑开关调至睡眠模式的诀窍。我们需要尽量在睡前不去做需要动脑的重要工作,避免大脑过度兴奋。规律进行体育锻炼,睡前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可以选择听舒缓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

  避免蓝光的清醒作用,不在就寝时间玩手机

  蓝光对我们的大脑有积极作用,保持清醒、提高效率。睡前要尽量避免,否则难以入睡。手机屏幕反射的蓝光,夜晚可抑制体内褪黑素的正常分泌,而褪黑素作为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维持睡眠—觉醒周期的核心物质,被抑制后可引起昼夜节律延迟,导致入睡困难。其次是过度使用手机(尤其是睡前)占用了原有的睡眠时间,会引发睡眠不足;且手机本身的内容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兴奋,从而影响睡眠。因此,尽量去避免已经到就寝时间仍然抱着手机不撒手的习惯。

  改变对睡眠的认知

  当睡不着时,连续几天的失眠会让人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这些情绪会使得我们更加睡不好。其实,应该主观上改变这种想法,不要对睡眠保持过高的期望。我们需要尽量保持自然入睡,避免强行让自己入睡,每个人都有失眠的时候。入睡时,有意识地运用那些最能使自己感觉舒适、温馨、宁静的美好情景而进行想象,用积极的语言来鼓励自己。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如果通过很多自我调节的方案仍然无法拥有满意的睡眠,当睡眠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在可短暂、按需使用助眠类药物,请勿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

  总之,良好的睡眠可以让我们白天心情愉悦,精力充沛,保持规律作息,可以运用一些帮助睡眠的小技巧来促进睡眠,即使偶尔睡不好也没有关系,找到自己的睡眠规律,相信我们都会得到满意的睡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