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静宁县供电公司:红色基因“电”靓革命老区
静宁,拥有厚重的红色历史,国网静宁县供电公司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深化“长征精神、电力传承”红色文化深植工程,以电网为依托,集全公司之力,加大核心资源投入,用实际行动谱写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时代华章。
坚持电力先行,保障老区群众可靠供电
平凉市静宁县曾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18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这场举全国之力的脱贫攻坚战中,该公司认真履行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充分发扬“陇电铁军”精神。
“以前在苹果套袋、取袋时候,家家用电磁炉做饭,但电不行啊,它带不起全社人同时做饭,有时吃的都是生饭,去年把电改了,现在别说一家用一个电磁炉做饭,就是做饭时候我用电炉喝茶都不断电”。仁大镇居民杜先生激动地说道,眼里满是幸福感。
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力争投资6.83亿元,建成330千伏成纪变电站一座,满足平凉电网西部静宁、庄浪地区负荷发展需要,提高电网供电能力,改善电能质量;正在建设的110千伏红旗变,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区域供电网络、缩短供电半径、提高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76.53公里、0.4千伏线路1131.28公里,实现配电线路网架结构逐步完善,供电可靠率大幅度提高,彻底解决了全县836个自然社低电压、网架不合理、42个零星异地搬迁无电源点的问题,村村实现了通动力电,惠及贫困人口约6.5万人,让48.75万人用上了“幸福电、安心电、致富电”。
坚持用心服务,优化革命老区营商环境
切实履职尽责,推行联合服务模式,前移服务关口,了解客户用电需求,积极申报业扩项目,在静宁县八里工业园区内建设“助力一区八园,赋能乡村振兴”样板工程,促成与政府签订《加快推动静宁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从静宁电网建设、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规划、积极推进乡村电气化、加快建设“数字静宁”、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用电宣传等六个方面共同推进,全方位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家里计划养牛,买了个铡草机,我通过供电家小伙子给我手机安装的网上国网这个东西,从提交申请到装表接电,全程有专人联系,不用到供电所来回跑腿,半天时间就办好了,现在供电家服务真的好”。古城镇邹河社的邹先生给亲朋邻友讲述到。
通过延伸电气投资界面,开展“三零三省”服务,优化电网接入方式,因地制宜制定供电方案,高压平均接电时长同比减少5.6天,低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长由之前的的1.54天压减到0.92天。
坚持国企责任,解决老区群众难题难事
静宁县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苹果产业承载着千家万户脱贫奔小康的希望,支撑着乡村振兴旧貌换新颜的梦想。
县供电公司发扬长征精神,紧紧围绕“服务果农、助力苹果产业发展”这一主线,主动为全县果农果企提供“五项”高效便捷的特色用电服务,助力果农果企正常生产,为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6年第一次收获苹果时,有的树上采结七八个果子,后来老王撵我参加苹果技术培训,我才摸到门道,现在我儿子在上海打工还没有我挣得多”。胡同村张根生说着他的“金苹果”,原来张根生口中的“老王”叫王小平,是国网静宁县供电公司派到胡同村开展驻村帮扶人员。
自脱贫攻坚以来,县供电公司主动承担起静宁县建档立卡2个贫困村,真情帮扶,先后选派4人担任余湾乡王坪村和胡同村驻村帮扶工作,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实,为贫困户如期脱贫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圆满完成570户2801人脱贫帮扶任务。
2022年上半年来,共出动人员480人次,检查线路1000多公里、配变360台,消除各类缺陷隐患183处,发放各类安全用电宣传资料0.4万份,80余人次深入果农田间地头开展帮扶10余次,用一流服务做好了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架起了党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老区振兴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个电力人辛勤的付出,他们勇挑重担,传递着静宁县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的力量。( 吕双娟 )
- 2022-07-27邮储银行礼县支行:线上金融产品解养殖户资金周转难题
- 2022-07-27邮储银行平凉市商城支行送金融知识进企业
- 2022-07-27邮储银行天祝县支行志愿者值守一线助力疫情防控
- 2022-07-27邮储银行平川区支行及时办理延期还款 为客户解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