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钢构架就位工器具项目迎来新进展
10月19日,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事业部牵头组织研发的“3+2”工法创新科技项目之一,钢构架就位工器具项目已全部完成实体加工、组装任务。
该工器具利用双钩紧线器的工作原理,将两侧的双钩进行改造,宜加工为2块200mmX200mm,厚度为5mm的钢板,钢板与双钩螺杆采用焊接或整体成型方式加工制作。
变电站钢构架安装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然而多年来,钢构架的就位一直延用传统施工方法。为解决现有采用人工击打木楔的方式完成构架就位传统施工方法,特研发钢构架就位专用的施工工器具。此次钢构架就位工器具研发成功,不仅极大降低了就位人员作业施工风险、还极大提高了安装准确性、提升了工作效率及节约施工成本,同时该工法一定程度提高了施工质量,推动工程施工质量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积极探索基建作业一系列安全问题解决思路,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中心,依托施工装备研发基地,创新及优化应用创新工法共计26项,研发推广集实时气体检测、智能坑内送风、快速稳定提料、自动报警、应急救援、可靠软梯和速差器挂点等多项实用功能为一体的“深基坑作业智能机”,有效破解深基坑作业安全难题,降低安全风险50%。研发“全数字化可集控牵张设备”实现运行监控、远程管理、故障诊断等功能,打破了传统一人一机、人不离机的操作模式,在集控领域实现减人50%以上、监控领域实现减人60%以上、智能领域实现提效20%以上的重大突破。从施工装备方面提供了高效、安全、可靠的新路子,进一步提升电网智能机械化施工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能效。
国网甘肃电力将以“六精四化”为抓手,高度重视以“机械化减人、智能化代人”新工艺、新工法实践,将研发的钢构架就位工器具在花海330千伏变电站和土门330千伏变电站开展试点应用。同时针对性选择在不同条件、不同特征进行试点,充分探索不同条件下技术应用的特殊要求,研究适应省内不同条件的新技术和改造升级,依托试点工程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发表省部级QC成果,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并在全省内推广应用。
- 2022-10-21国网陇南供电公司:“云课堂”为干部“蓄能充电”
- 2022-10-21陇南市成县河东小学多措并举落实“双减”
- 2022-10-21酒钢集团启动实施绿色发展体系建设方案
- 2022-10-21民勤县第三次土壤普查暨盐碱地普查工作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