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武威:祁连山下,这个小镇美如画

23-02-23 16: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本网记者 张振国

  远山白雪皑皑,近处绿树成行。站在高处远眺,整齐划一的移民搬迁住宅区、养殖暖棚区、各类服务设施……金山镇成为一座美丽的乡村小城镇,在祁连山下冉冉升起。

金山镇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最西端,距城区45公里,全镇辖6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1361户4161人,属地质灾害威胁区和生态敏感区。

  近年来,金山镇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精准识别搬迁对象,科学规划搬迁选址,完善配备基础设施,全面发展致富产业,分批开展集中搬迁,在2016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镇常住人口和公共服务机构整镇搬迁,同步配套“小群体、大规模”牛羊养殖到户产业,逐步形成“一镇一社区、一户一产业”乡村发展新格局。

  金山镇明确建设任务,按照“三年工程两年干”“当年开工当年搬”的工作目标,2022年建成新民居住宅376套,搬迁农户376户1324人;2023年规划建设新民居住宅500套,年内完成搬迁入住和旧宅基地拆除腾退,实现常住人口全部搬迁。

  全力完善配套设施,配套建设给排水、电、路、暖、气、通讯和绿化、亮化、文化等基础设施。整合项目资金,迁建金山镇九年制学校、金山镇卫生院,2023年计划完成银行网点、供销社、养老机构、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机构迁建。

  协同发展配套产业,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10+N”特色优势产业及“三沿产业带”发展布局,2022年整合项目资金810万元,建成养殖暖棚200座,2023年继续规划建设养殖暖棚300座,同步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大力发展沿山冷凉灌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不断推进旧宅复垦,严格按照“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要求,引导群众算清经济账、生态账、发展账,完成376户群众搬迁后旧宅基地拆除,腾退土地195.6亩,即将全部拆除。

  优化强化社区治理,打破村组界限,组建崖湾社区党支部、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全程参与社区管理服务。制定村规民约,设立红白理事会、道德红黑榜等,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公共区域、公共设施共管共享机制,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搬迁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文明乡风。

  用好“10+5+N”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每户10万元,财政贴息贷款每户5万元等政策,做好新民居住宅建设;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部门项目支持资金6111.84万元,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

  借助产业发展奖补政策,争取凉州区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政策支持,每座养殖暖棚补助8000元,每头基础母牛补助8000元,每只良种羊补助1000元,着力培育搬迁农户“家门口”的特色产业。

  抢抓旧宅复垦增减挂机遇,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盘活土地资源,指标收益用于宅基地拆除复垦、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为实现更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打破搬迁农户村组界限,纳入社区统一管理,实现6个行政村合署办公。建立镇村干部包户、农村党员示范带头工作机制,引导村民和谐共处、维护社区稳定,共建美丽宜居金山。

  (图片提供:凉州区金山镇人民政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