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模式”擦亮乡村幸福底色

23-06-14 10:35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何星丑

  夏日,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活动室、退役军人服务站、农民培训学校、数字乡村服务站、协商议事室……不时有村民前来咨询或办事,再心满意足地离开,就是这一间间不算大的服务室,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着不竭动能。

  “以前有啥事都得去镇政府,现在好了,村上就可以办好,真是方便多了……”这是八一村村民的共识。

  近年来,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立足高质量发展,按照全镇“12456”发展规划,结合村情实际,科学谋划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筑强堡垒、盘活土地、培育产业、建强基地、打造宜居五位一体的“八一样板模式”,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产业发展新路子。

  筑牢支部堡垒,党建托起致富梦

  八一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思路,全力推行“党建+”模式,深入推进党建、产业融合,将基层组织、党员能人、示范基地、技术服务队等纳入统筹调度,推动村党组织“进合作社、上产业链、入农业基地”,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使党组织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支部强了,我们越来越有信心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村现在的变化翻天覆地,感谢党的好政策”…这些都是八一村村民发自内心的感慨。

  在八一村,支部书记以身作则,村干部自立“铁规”,自觉接受监督,严格实行组织生活制度,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工作制度,不断规范支部建设,发挥先锋示范带动作用,筑牢支部“桥头堡”。为了激发人才“活水源”,八一村坚持“能人兴村”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通过不断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将优秀青年和致富带头人推荐进班子,使领导班子结构和能力水平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提升。

  “当时,我们就想找一条适合八一村的致富路,让乡亲们吃得饱、穿得好、把钱赚。”八一村党支部书记甄作军说。

  2007年,在石羊河流域全面治理背景下,八一村党支部带领几名党员群众开始发展棉花、葵花、辣椒、玉米等农作物种植,试图从土里种出一条致富路,结果事与愿违,种植效益差强人意。关键时刻、重要节点。2009年,八一村尝试探索人工驯化野生沙葱,查资料、请专家、搞实验,终于通过冷刺激的方法成功破解了沙葱冬季休眠的难题,在日光温室安装喷灌设施,打造“人工降雨”环境,形成野生沙葱人工驯化种植的成熟技术,种出民勤历史上第一棚“家养”沙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第一批党员种植户喜获丰收,村民们对沙葱的种植有了信心。在大坝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八一村党支部着手在党员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上做文章,成立4个党小组,分别负责沙葱良种选育、种植技术服务、精深加工产品研发、销售市场拓展和电商服务。积极深入种植户家中讲解沙葱种植、管理、销售等技术和信息。同时,通过“一对一、二对一”的方式,由1名党员带动1户群众,2名党员帮扶1户脱贫户,采取种植“帮”(帮助解决群众难题)、技术“带”(传授管理技术)、资金“扶”(申请银行贷款)等办法,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帮助脱贫户致富增收,现在八一村种植户个个是行家里手,培养出了“土专家”、致富能手37人。时至今日,沙葱产业已扩大到全镇8个村和全县14个乡镇,涉及40多个村社,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产值达3亿元以上。

  盘活土地资源,夯实基础解难题

  土地,才是农民最大的资本。要想乡村振兴,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让农村土地释放新活力。一直以来,八一村坚持做好土地流转这篇大文章,探索推广农户之间相互流转、企业大户自主流转和“党支部+合作社”集中流转等三种方式,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持续推动农户、合作社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生产,切实发挥土地经济效益,为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扩大农民收入规模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6年,我开始收集闲散土地进行规模种植,但最初只能从村民手中流转10亩至20亩土地,规模较小,每亩地流转费用大约400余元。”八一村种植大户叶曙光说。后来,随着八一村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对土地流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土地流转率。他的种植基地也从最初的十几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00余亩,每亩地流转费用也提高到了900余元。

  要想火车跑得快,得靠车头带。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共同商讨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即领办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种植,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减少成本,雇佣农民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带动集体收入增加,这一方案获得了全体代表的一致同意。接下来村委会组织人员积极上门宣传政策,动员村民入股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村党支部书记甄作军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参与土地流转不但能获得租金,每年还能参与分红,农户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后,就可以放心地出去打工了,又可以获得一份打工收入。同时土地流转还能提供就业机会,为群众就近务工提供便利,不仅富了村民还带活了集体,实现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双方共赢。

  “今年,我们依旧发展沙葱产业,流转土地566亩,预计收入1120万元,合作社免费发放种子,辅导农户栽培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动农户参与沙葱种植。”富民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

  “土地流转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价值,同时促进了规模化经营,优化了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真正‘流’出了特色,‘转’出了活力。”大坝镇镇长李财元说。目前,八一村已实现了整村土地流转,促进了耕地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有效整合,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

  培育特色产业,四季轮作富农家

  乡村振兴路上,所有村民都要齐头并进。近年来,大坝镇不断鼓励村民投入到沙葱种植产业中,为解决村民的种植技术问题,村“两委”负责人组织部分党员干部、产业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到内蒙古观摩交流学习沙葱种植技术,与当地农户面对面学习讨论;邀请内蒙古农科院、甘肃农科院专家深入大坝八一村实地为群众讲解沙葱栽植、管理等技术。

  为了在发展露地沙葱的基础上推动温室沙葱种植,实现沙葱四季供应,镇村两级干部共同努力,乡贤能人主动入户了解民意,为村党支部出言献策,离岗的老支部书记、退役军人成立“说事”服务队化解纠纷并打消大家发展温室沙葱的顾虑,村民们心气顺了,意见就统一起来了,露地沙葱、温室沙葱齐头并进、同向发展。

  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是八一沙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八一村领办富民源、长炼、翱翔等13个沙葱专业合作社,依托沙葱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和农超对接等多种渠道,做成订单农业,销往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河北、广州等地,沙葱坐上了快车道。

  村党支部书记甄作军说:“以前种植沙葱,销售是最大的难题,联系外面的买家,人家又嫌产量少,不愿上门收购。现在,有了合作社,可以统一供应市场,也可以包装后通过网络销售……”八一村的合作社从沙葱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提供技术指导、销售信息、产品包装,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难题。     

  有了科技赋能、服务支撑,变化是可喜的。目前,八一村发展露地沙葱5000亩,种植温室沙葱500座,实现了四季种植销售。同时,从事沙葱种植的农户达到168户,户均种植沙葱达到了6.5亩,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余元。“去年一年,我种植了露地沙葱16亩,温室沙葱2座,一年下来,通过合作社销售收入超过36万元。”大坝镇八一村村民叶财香说。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沙葱产业不仅成为民勤县一张值得骄傲的美丽名片,更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苗苗”。

  建强园区基地,鼓起群众钱袋子

  产业园是产业振兴的芯片,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19年,大坝镇抢抓省市县出台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863万元建设了占地9400平方米的沙葱产业园,配套科技研发中心、恒温库、包装车间、交易市场等产业基础设施,邀请科研院校专家“落户”沙葱产业园,搭建产学研推联合育种平台,制定出台统一的沙葱种植、管理、采收技术规程,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同时,依托“民清源”公共品牌,设计具有地域属性的精细化包装,扩大民勤沙葱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如今,产业园已发展为西北五省最大的沙葱人工繁育供销基地,沙葱产业做成了全县乃至全市的一张“产业名片”,不断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

  “有了大坝八一沙葱品牌加持,我们的产品远销南方发达地区,售价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5%以上,现在每年可生产优质沙葱600多万公斤,年销售收入超过9000万元。”对于未来的发展,大坝镇八一村党支部副主任叶得普信心满满。“园区务工需求大,剪沙葱的活儿根据产销节奏有序进行,一个板凳,一把剪刀,每人每天350元保底”。八一沙葱产业园常年带动劳动就业达2000余人,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左右,真正解决了周边村社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打造宜居乡村,迎来幸福新生活

  八一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着力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突出村里村外不见垃圾、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厕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洁家园人人处理,实现了乡村“旧颜”换“新颜”的转变,如今,焕然一新的八一村垂柳依依、整洁美丽,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更加浓烈。

  “以前家里没建水厕,大部分人都在家里上简易旱厕或者野外如厕。现在每家每户不仅有干净的厕所,房子也越来越漂亮,柏油路修到家门口,环境变得更好了,我们农民生活更有盼头。”大坝镇八一村村民甄世龙开心地说。

  建设宜居乡村,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在大坝镇八一村道路两旁,“敬老爱幼,讲文明”“遵守诚信,讲卫生”“爱惜粮食,节水电”等提示标语随处可见,内容涵盖公共道德、村风民俗、卫生创建、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除了张贴标语,八一村还利用“乡村大喇叭”“流动小喇叭 ”循环播放《村规民约》,让乡风文明根植于心。

  2023年,大坝镇大力实施八一村、城西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建设项目,建设住宅318套,总投资1.35亿元,占地面积421.36亩,同时兼顾产业发展,配套建设日光温室118座,养殖小区225套。“我们村里的房屋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土坯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大家都想住更好的房子,今年赶上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的好政策,生活越过越美好。”大坝镇八一村村民叶财香说。从“喝水难”到“喝好水”,从住土房到住新房,从“有陋习”到“树新风”,从“脏乱差”到“净畅亮”。如今,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红白事从简,尊老爱幼的典型明显增多,环境卫生大改变,崇尚文明、遵守公德的良好风尚已经逐步形成,真正迎来了幸福美好新生活。

  (文章图片均由民勤县大坝镇政府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