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凉州区金山镇:解锁搬迁群众的幸福“密码”

23-08-09 14:1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中国甘肃网8月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振国 通讯员 李金业) 武威市凉州区金山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建设项目,是全省唯一一个“整镇搬迁”安置小区。2023年计划搬迁627户2081人,已搬迁入住91户338人,已封顶536套,10月底搬迁入住。记者在今年开工建设的金山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建设项目点上看到,房屋主体结构已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3月18日开工建设的536套房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计划8月份分配到户,10月份搬迁入住,同步配套水、电、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站等基础设施,年底达到整镇搬迁目标。”凉州区金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海宝告诉记者。

  近年来,如何让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后的群众安居又乐业,是凉州区金山镇“心头”的大事。今年以来,金山镇紧扣整镇搬迁工作主线,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走上了增收致富新路,以实际行动为全镇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张海宝继续介绍道:“新建拱型日光温室24座,改造提升老旧日光温室54座,规划建设养殖暖棚产业园1个300座,现已完工分配100座。谋划建设金山镇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依托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园区就近吸纳务工人员150人,有组织输转劳力920人,设置公益性岗位46个,全年可实现劳务收入2985万元,不断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逐步形成“一镇一社区、一户一产业”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放眼凉州区金山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一栋栋新房,让搬迁群众有了安居之所;一座座养殖场、钢架大棚,让群众有了乐业之基。位于金山镇崖湾村的拱型日光温室产业园,今年种植的麒麟西瓜长势良好,预计8月底开始上市。

  凉州区金山镇崖湾村党支部书记谢丽琴说:“我们村拱型日光温室产业园占地面积67亩,总投资约171.1万元,修建拱型日光温室24座25980平方米,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该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6月完工投产,由崖湾村、大口子村两个村打破村村界限,抱团发展,通过‘政府扶持、资源整合’的方式,以‘园区+企业+村集体’为发展模式,采取租赁经营,同时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带动群众就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双赢局面。”

  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家门口的产业……这就是金山镇金山社区群众幸福生活的“秘密”。从“忧居”到“优居”,一幅幅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在金山镇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镇将全力以赴巩固住、拓展好搬迁成果,着力抓好搬迁后续工作,做好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增收、社区治理、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切实为搬迁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海宝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