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圆满完成直管工程技经专业工作任务

2024-01-31 15:25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3年,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超前谋划、精心组织,面对工程建设任务空前繁重的情况,凝心聚力,圆满完成事业部直管工程技经专业各项工作任务。

  强化源头管控,合理确定工程估概预算

  1月16至17日,陇电入浙工程可研评审工作在兰开展,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坚持从源头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理念,全过程、全面对工程可研估算进行审查。“我们重点针对建场费计列情况,结合以往工程结算实际,对林地林木补偿、房屋拆迁、三线改迁等费用计列情况进行核实,确保相关费用计列合理充足。”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工程结算中心四级职员岳铁军说。

  回顾2023年,电网建设事业部直管工程3项特高压、11项750工程开展估概算审核工作,对易出现费用漏计、计列不精准的建场费、拆除运输费、接口费、土方等费用进行重点关注,提出专业意见,使估算、概算费用计列更精准,为后续造价过程管控及工程结算奠定良好基础。

  施工图预算审核是电网建设事业部工程结算中心牵头开展的重点工作。2023年11月3日,甘肃陇东直流配套火电750千伏送出工程进行施工图预算审查,电网建设事业部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对工程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各位专家要充分结合工程建设地形环境、进度要求及方案设计,对甘肃陇东直流配套火电送出工程预算的护壁工程量、混凝土方案、临时道路钢板铺设、环水保方案等多项费用进行充分探讨,确保工程费用计列全面、合理、精准,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电网建设事业部工程结算中心五级专家彭露苇在审查会上提出工作要求。2023年,电网建设事业部工程结算中心高效优质完成9项750千伏工程施工图预算审查,同步完成施工招标工程量清单、最高限价的审定,有效支撑招标提报,助推工程顺利开工。

  注重过程管理,精准控制工程量价费

  2023年12月23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开展为期15天的造价现场检查。据悉,该工程是全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是甘肃省政府2023年省列重点项目,该线路在甘肃境内西起酒泉市东至陇南市长度达1494.3公里,途径10个地州市29个县(区),新建铁塔2808基,划分为11个施工标段。“我们重点对工程现场造价标准化布置情况、技经人员到位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冬季特殊施工措施费结算必备资料进行交底,逐标段进行交流答疑解决现场技经问题。”该工程业主项目部技经朱珏琼如是说。

  2023年,面对陇东片区多项工程集中开工建设带来的造价协调难度高、工作量大的问题,电网建设事业部工程结算中心在陇东片区工程形成造价协调会工作制度,每月常态化开展造价协调,对现场实施过程存在的各类费用问题提前沟通,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杜绝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后补现象。“作为技经专业的一名新人,陇东片区月度造价协调制度的推行,不仅让我在工程管理中有了‘参考答案’,能够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造价问题,对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资料进行收集,也让我有了更多观摩学习的机会。”电网建设事业部工程结算中心贺昱华说。陇东月度造价协调会施行以来,解决了庆阳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750千伏陇东换流站接入工程等多项工程变更、签证及需要协调的其他问题17项,为规范造价管理,加快陇东工程精准结算奠定坚实基础。

  电网建设事业部把直管工程造价管理的重心放在现场,以解决工程一线技经问题为目的,针对群体工程创新开展造价月度协调会,提高工作效率,其他工程技经人员每月到现场解决问题,做到技经问题当月提出、当月解决,有效保障工程现场顺利施工。

  深化结算审核,多措并举提升结算质效

  2023年7月27日,兰临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造价管理分析总结,高效完成工程竣工结算,这是电网建设事业部立足工程建设实际,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助力国网甘肃电力提高效率、提增效益、提升效能,积极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成果。该工程造价管理中,“三量”核查、“三算”对比、物资“六方”核算等管理成果突出,为后续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模板。

  工程结算是造价管理的核心,2023年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直管工程结算工作坚持关口迁移,分部结算、分阶段结算更加深化细化。工程核准后开展前期工作费结算,已签订合同按合同价计入工程概算,工程造价确定更合理;物资中标后合理组织物资量核算确认,以此作为供货及结算的依据,有效确保工程物资“零结余”;合理确定施工分部结算计划,紧盯工程建设进度,庆阳换流站四通一平、庆北750千伏变电站工程、金塔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甘州75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等首次分部结算高效优质完成。

  2024年,面对更加繁重的建设任务,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将继续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凝聚专业力量、加强团队建设,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专业的能力面对新的挑战。(包仪军 吴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