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频道 >> 省内经济

塞外乡村发展的金融之路

2024-02-19 15:08 来源:中国甘肃网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支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旺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农户富。乡村振兴历来都是我国聚焦的重点话题,更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指示,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组织开展了“‘一县一业一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实现金融支农资源持续增加。

  资金支持加足马力,农户搭上金融服务快车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高原,素有“兰州门户、甘肃咽喉”之称,其物产丰富,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关于定西物产,有句话广为流传,即“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可见定西人民对于马铃薯的重视程度。以往用来充饥的马铃薯现如今在定西人眼里却成为“致富薯”。据记者了解,2023年,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90万亩,预计总产量180万吨,产业总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益超过380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

  沉甸甸的马铃薯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我们把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动富民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对于普通农户,用好用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指导金融机构坚持‘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对有贷款意愿且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应贷尽贷’;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采取开展‘企业名录+信贷产品’双向推送,创新专属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方式,加大对农户的金融支持。”

  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金融服务有效性。据了解,定西农商行创新推广“金薯宝”马铃薯产业专属信贷产品,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累计投放贷款21亿元,年均投放超过2亿元,支持了全区1.7万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马铃薯产业增收致富。农业银行定西分行则按照信贷服务由单一零散向批量专业转变的思路,依托“产业振兴贷”制定“马铃薯贷”服务方案。截至2023年9月末,为136户发放“产业振兴贷—马铃薯贷”,共计1972万元。同时,为提升小微企业首贷效率,人民银行定西市分行推动建立了全省首家、全国第四家首贷中心,累计为17户马铃薯企业和经营大户对接融资超过1亿元。

  距离定西市130多公里的平凉市静宁县位于六盘山西麓,这里土质肥厚,光热资源丰富,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生产着广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静宁苹果。静宁苹果先后荣获“中华名果”“中国驰名商标”“中国优质苹果金奖”等称号和奖项,这响当当的称号背后不仅靠的是优质品质,金融这双有力大手更是托起“黄金果”的重要力量。

  人民银行平凉市分行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9月末,全县苹果产业链贷款余额55.78亿元,惠及链上企业及合作社上千户、种植户上万户。据了解,人民银行平凉市分行指导地方银行,创新推出“再贷款+小额信贷+特色产业”服务模式,2022年以来,运用再贷款资金向苹果产业链发放低成本优惠贷款2.32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果产业贷”“金果宝”“果易贷”“林权抵押贷”等专属信贷产品,发放苹果种植贷款4.08亿元,有效解决了苹果种植主体融资难题。

  静宁苹果不仅打通了国内外市场,以上乘的口感和鲜亮的外表绚丽“出圈”,更是借助“一带一路”快车,敞开出口创汇的“方便门”。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机构通过“跨境参融通”累计为鑫龙、陇原红、红六福等果品外贸龙头企业融资3.46亿元,支持培育苹果出口企业17户,建成海外仓、销售网点等11个。同时,人民银行平凉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开展“跨境人民币惠企便民行”活动,累计完成果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99亿元。

  征信为民破解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

  乡村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但是囿于农户缺乏合格抵质押品,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奠基石”和“助推器”,能够有效将建设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信贷支持。基于此,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充分利用征信破解农户融资难题,形成了“信用救助”“信用村、信用乡、信用镇创建”等亮点工作、特色品牌,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针对马铃薯产业抵质押担保难题,定西市创新发展模式,探究有效破解途径。“以往由于抵押物的缺乏贷款难以获得,如今通过整村授信,资金支持源源不断”,农户说道。全覆盖推进整村授信得益于人民银行定西市分行的大力支持,推动定西农商行创新推出“农商快贷”线上信贷产品,截至2023年9月末,已在安定区全区19个乡镇292个行政村开展评级授信,实现乡镇和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发放贷款5563户,共7.37亿元,其中为马铃薯种植户发放2.12亿元。

  同为农产品生产大户的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绿洲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素有“塞上江南”“丝路明珠”的美称,拥有“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超级大县”等国字号荣誉称号,玉米制种面积已连续16年稳定在25万亩左右。为有效解决制种农户融资担保难题,邮储银行、临泽农商行等涉农银行机构进行整村授信。截至2023年9月末,涉农银行机构共为31个玉米制种村整体授信43.46亿元,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信贷资金20.55亿元,为全县玉米制种丰收和国家用种安全提供了资金保障。2023年,临泽县玉米制种亩保价格达到4200元,预计亩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左右,户均增收超过8000元。

  资金融通便利化的背后不仅有整村授信,还有评级授信。例如,定西农商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势头较好、服务成效显著的合作社评级授信。值得关注的是,工商银行依托蓝天马铃薯公司打造形成的“核心企业+上游”的融资模式,通过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相对接,由该企业提供担保,为上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发放纯信用的个性化“蓝天贷”,打通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资金“症结”。“蓝天模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的融资难题,资金周转更加顺畅。

  甘肃除了农作物外,还有大量的养殖产业,其中以牛羊产业为特色产业。庆阳市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拥有870万亩的天然草场,老百姓素有种草养羊的传统。“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是庆阳市环县当地养羊户经常念叨的一句顺口溜。长期以来,因病、因灾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养殖户和银行在“养”和“贷”之间进退两难。针对这一实际,人民银行庆阳市分行积极疏通堵点、难点问题,为养殖主体配套增信分险措施。一方面,推动县财政部门成立3000万元专项担保基金,为养羊户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增信,已累计撬动投放羊产业贷款3亿元,探索形成了“银行信贷+政策性担保”双轮驱动的羊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凝聚多部门合力,推动建立健全政府、保险、养殖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保险长效机制,通过财政补贴保险资金、保险公司承保理赔、鼓励养殖户积极投保的方式,构建完善的风险保障,为肉羊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据悉,2022年以来,全县已承保肉羊103万只,实现签单保费5849万元,累计落实赔款5478万元,赔付率达100%。

  强化金融科技赋能,支付服务打造特色品牌

  金融科技在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金融科技的引入可以让金融机构通过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增强对农业产业的支持,打破传统金融服务“时间”制约。平凉市崇信县地处陇东汭河流域,气候温润,水草丰茂,千百年来就有养牛、用牛、食牛的习俗,崇信县的红牛产业已成为富农产业。据悉,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全县红牛饲养量达到11.96万头,出栏量5.07万头,实现产值8.1亿元。

  以往,养殖企业或养殖户如要获得贷款,需要金融机构上门对牲畜进行调查、清点数量,耗时长、成本高,还易出现差错。如今,在崇信县可以看到,红牛的耳朵上都有个标牌,标牌上写明了标号,数字化记录了牛的详细资料,实现了远程掌握红牛的健康状况和存栏数量,最大程度降低了贷款风险。此外,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开通红牛产业贷款线上申请绿色通道,对5万元及以下红牛贷款采取自主申请、线上审批、实时到账,不断提升养殖户融资便利性。通过“数字金融+红牛产业”有效解决了红牛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的融资难题。“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红牛产业的发展壮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仅需要政策、产品、服务、科技等齐发力,更需要‘金融活水’的源源注入”,人民银行平凉市分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从近两年数据看,崇信县金融机构已累计投放红牛产业链贷款5.12亿元,截至2023年9月末,红牛产业链贷款余额5.97亿元,同比增长15.73%,这喜人的数据背后是金融人的不断努力。”

  金融科技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物理网点建设和工作人员的开支,有效为偏远地区的农民提供移动支付、投资理财、助农贷款等金融服务,破解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间”制约。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其为国内油橄榄的最佳种植区,辖区共有27个乡镇320个村。要想村民致富,需要稳住产业发展。基于此,人民银行陇南市分行引导武都区金融机构结合“政府供苗+保底收购”的支持政策,及时创新针对油橄榄种植和收购贩运的信贷及结算一揽子金融服务。其中,在收购贩运环节,兰州银行陇南分行为祥宇公司定制开发付款POS机,和具有付款功能的“祥宇银行卡”主卡配套使用完成油橄榄鲜果收购款支付,将鲜果收购款支付时间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20秒以内,有效避免了现金支付财产安全风险。

  金融科技应用推动了服务供给的加大,激发了农户种养殖的信心。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活用金融科技手段,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以优质的支付服务打造“精”服务品牌,为“一县一业一品”专项行动注入新动能。

  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支付结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精准”对标企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外,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还“精心”培育品牌、“精细”业务管理。在收支方面,深化移动支付便民工作建设,指导银行和支付机构持续优化“支付App+”服务体系,推介新型支付工具应用,推动敦煌市、榆中县等47个“云闪付之城”建设,优化全省26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餐饮、零售等场景服务,全面实现“点对点”支付、集中化收银。在电商发展方面,对接陇南电商扶贫发展需要,以“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模式提升支付服务环境,推动“陇南电商”从试点到示范的成功跨越;集中开展“甘味”系列农业特色产品线上推介,帮助省内2000余家(户)特色企业和农户、1.8万种特色商品拓宽销售渠道。在消费促进方面,指导甘肃银联依托云闪付App平台发放电子消费券2014万元,撬动市场消费8000万元。据悉,截至2023年9月末,甘肃省农村地区电子支付业务交易量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7.4%。在金融机构业务管理方面,指导涉农银行机构完善内部清算网络,优化农村支付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地区资金高效流转。截至2023年10月末,全省农村地区接入支付清算系统的银行网点共有3242家,共发生跨行交易5250.39万笔,金额7万亿元。

  昔日,古人用“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来描述甘肃寂寥之感;当下,甘肃以更加自信、更具活力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以其独有的特色吸引人们前来驻足观看,得以让旧日的塞外变得更加辉煌。

  《中国金融》记者 张一帆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