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陇南供电公司:72小时打赢电力恢复与抗洪抢险“速度战”
“接陇南市自然资源局、气象局联合预警发布地质灾害橙色、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受暴雨影响,陇南境内部分电力线路供电中断,公司已出动抢修队伍进行现场处置,指挥中心持续跟踪天气变化、设备运行及抢修恢复情况跟进汇报......”7月23日,陇南市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天气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第一时间开展防汛防灾和保供电工作。
面对气象部门、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接连发布的预警信号,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立即启动联合值班,公司领导亲临指挥,高效组织收集受灾情况,部署防汛抢险工作,一场保供电与抗洪抢险的“速度战”正式打响。
暴雨侵袭 24小时打响抗洪抢险战
当日夜间,短短数小时,文县碧口区域水面急剧上涨。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导致部分道路中断、电力线路设备受损。暴雨灾害造成多条10千伏配网线路不同程度受损。
“辖区临江、桥头、口头坝大雨,碧口辖区大雨,玉垒暴雨,其他辖区小雨,部分区段杆塔存在倒杆断线风险,特此报备。”7月23日11时,国网文县供电公司副经理姚正正向国网陇南供电公司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汇报道。
“请文县公司安排好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及时汇报制度,严格管控抢修安全,坚决杜绝盲目抢修,及时汇报受损情况。”在综合研判后,国网陇南供电公司指挥中心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同步将上述情况汇报公司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各专业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增派专业力量做好后台数据监测。
天刚蒙蒙亮,趁着暴雨减弱的间隙,公司领导带队对受灾区域电力线路设备进行排查摸底,分类统计,将一手数据和现场情况绘制成图,制定抢险救灾工作“路线表”和“作战图”,并与现场保持实时联络,确保现场底子清、情况实、数据准,为下一步以最快时间、最强力量、最全措施抢险恢复奠定基础。
应急冲锋 48小时同风雨赛跑
“经指挥中心大IV区配网信息管理系统监测,弹出123三玉线发生线路失电,经D5000及D5200系统研判为花椒沟分支开关跳闸,已推送主动工单,请立即核实处理。”7月24日,该公司指挥中心指挥长刘玉超向国网武都区供电公司值班人员通知。
配网线路停电后,及时抢修处理并恢复是供电服务的重中之重。通过大IV区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故障研判,迅速定位故障点,准确报出故障信息,指挥各县公司快速响应,高效组织抢修,缩短了停电时间。
“目前文县区域气象预警已从黄色升级为红色,请文县公司迅速核对红色气象预警覆盖范围,20分钟内发起重要服务事项报备。”当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指挥中心指挥员王小莉正在通过数智化监测、多系统联合,积极落实应对恶劣天气的各项指挥措施。自公司启动III级防汛应急响应后,持续关注气象预警,实时监测电网运行情况,多方协作,高效利用“大IV区”配网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配网运行精准管控。
暴雨经过两天的肆虐逐渐平息,但对于受灾区域电力恢复却存在极大挑战。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地面湿滑、土地泥泞、地质松软的条件下对损毁电力线路进行抢修和配电变压器重新勘测移位。陇南市武都、徽县、文县、成县线路受损严重。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坚决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记在心上。力争把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作为根本目标和追求。
截至7月24日23时,已抢修恢复受损线路26条,2.8万余用户恢复供电。
连续奋战 72小时极限“充电”
7月25日,受损道路基本抢通,车辆和人员能够到达的故障区域,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全面开启受损线路恢复工作。现场放线、紧线的声音此起彼伏,公司的电力保障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紧张有序,安全有效。
经过72小时的连续奋战,国网陇南供电公司严格按照“雨停、天亮、水退、路通、人进、电复”的抢修原则,克服重重困难,顶风冒雨、昼夜兼程,对受损线路和杆塔进行巡查和抢修,全程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修复受损设备,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陇南地域受灾群众的电力供应已逐步恢复。
据了解,本轮强降雨期间,国网陇南供电公司累计出动抢修人员879人次、抢修车辆112台次,确保用户生产生活快速恢复正常。
下一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将持续加强与政府、气象部门联防联动,从重点区域、通道治理、应急体系、应急物资、应急队伍等方面周密部署、强化落实。对公司所辖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办公场所、物资库房等地开展多轮次防汛核查。按照“一站一策、一所一策”的原则对变电站及供电所建立逃生路线和水流导向图,并开展防汛演练,与气象局、自然资源局、消防队及蓝天救援队建立信息共享及联合救援机制,保证抗洪抢险工作安全有序。(姜宏宇 雷苗)
- 2024-07-24礼县公安局召开警媒通联座谈会
- 2024-07-24兰交学子情系康乐——校级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康乐纪实
- 2024-07-23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战“三伏”筛查隐患迎“烤”验
- 2024-07-23甘肃启动防汛抗洪四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