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靖远:多举措做好长城保护工作

2024-10-23 16: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年来,靖远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通过不断健全长城保护工作机制,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细化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推动长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靖远县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县境内长城纵横交错,烽燧关堡鼎峙相望。明长城(靖远段)位于县域西部地区,总长约131.94公里,是明长城在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段长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经多次修复,现存遗址主要反映明代中晚期的建筑风格。随着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又陆续发现数段秦长城遗迹,墙体类型多样,由石筑、土筑、土石混筑和山险墙等构成,它们犹如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长城沿黄河东南岸蜿蜒曲折,呈“S”型走势,穿越永新、石门、双龙、靖安等12个乡镇,共计遗存墙体27段,单体建筑118座,其中烽火台117座、敌台1座,另有关堡5座、壕堑1段。这些建筑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于2006年5月被正式列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做好长城保护工作,靖远县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属地管理”的长城保护原则,全面保护长城文物本体及其环境风貌,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细化各项保护管理任务,创新实施“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长城保护员包点段”的责任制,组建专业保护员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业务技能与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完善文物部门、乡镇政府、村组、长城保护员四级长城保护责任体系,确保长城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靖远县整理编制了《靖远县长城档案》,制定年度长城巡查计划,通过使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制作了高清影像地图,并聘请了55名专业长城保护员进行现场巡查,建立了安全隐患整治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与销号整改,有效推动了文物保护从单一的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转变。同时,积极推进长城保护区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一张图”,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与“一张图”的科学衔接。

  近5年来,共争取项目资金596万元,组织实施明长城靖远段抢险加固和修缮、环境整治、预防性保护设施建设等项目。当前,共对85处长城单体建筑完成防护设施安装,拆除违章电线杆3处,封堵非必需的长城豁口5处。县域内所有长城点段均已树立长城保护标志碑,在工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大的长城点段设立了117块长城责任公示牌和若干块长城说明牌,有效保护长城所承载的价值内涵。

  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为契机,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宣讲等形式,增强广大群众保护长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使命感。积极与公安、检察机关紧密协作,常态化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检查,形成长城保护的强大合力。同时,做好长城周边关堡及沿线古村落、古建筑活化利用,深度挖掘长城资源禀赋特色和长城文化,持续擦亮靖远长城名片,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冯文强 马珍珍 王英华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