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建投三建公司:机场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言:机场作为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宛如镶嵌在华夏大地的璀璨明珠,而机场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也有甘肃建投三建公司品质与实力的生动注脚:从天津海特的首次亮相,到扬州春秋航空维修项目的正式投入使用,再到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辅助用房为机场助力……三建公司凭借卓越的工程质量、高效的建设周期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以一种舍我其谁的豪迈气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用良好信誉优质履约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赞誉与信赖,在市场中逐渐树立起了机场建设高品质的品牌形象,不断加固着属于自己的优势“护城河”。
赋能民航强省,筑力交通强国。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航空运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关键枢纽,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甘肃建投三建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承建了天津海特飞机维修基地2期机库工程、春秋航空扬州飞机维修项目、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辅助用房一标段工程等多项机场项目建设,以卓越的技术、高效的管理和不懈的创新精神,为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力量,成为机场建设领域的“筑梦先锋”。
跨省破局 展先锋锐气
2016年8月22日,甘肃建投三建公司正式承接了天津海特飞机维修基地2期机库工程。这一项目的里程碑式意义毋庸置疑,它是三建公司天津区域“走出去”战略发展的典范,更是公司首次跨省的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它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深入京津冀市场的大门。
项目位于天津自贸区(空港经济区)空港国际物流区,涵盖22624.41㎡的3号机库与321㎡的4号消耗品库建设,属国内规模较大、能力较强的民营第三方飞机大修基地。项目伊始便面临着异地施工的诸多挑战,三建公司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毅然踏上征程,组建专业团队迅速投入建设,展现出三建公司在开拓新市场领域的先锋姿态和无畏勇气。
“因为民航系统对于基建有独立的管理体系,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有幸第一次了解接触民航建设的专业程序,包括建设前期备案、施工过程控制、试验管理、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资料归集与整理等,对我们整个项目团队的人来说在民建工程管理方面都收获了不少借鉴之处。”曾担任该项目项目经理的金钰回忆道。
该项目所在地区海拔仅为4.5米,地理环境的差异也为项目部的增加了不小的难度。由于地表含水量较大,普遍地表开挖两米左右就有水渗出,当天开挖的基槽作业面隔夜可能就成了“小水坑”,这对施工作业的开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项目部迅速组织技术攻坚力量,一方面深入现场勘查,精准分析地质水文状况;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同行交流学习,借鉴经验。经过数日的论证研究,为施工现场“量身定做”降水井,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原设计图纸中,压缩空气、废水处理、桁吊起重、机库大门、地井设备、弱电系统、消防系统、通信监控系统、热辐射板、飞机喷漆系统等专业设备往往需要二次深化设计,所以在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专业设备的深化设计随时要和施工进行对接,并且还要考虑到设备生产制造以及运抵现场的安装时间,这些工作量在传统的民用建筑中比较少见,对于三建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项目部精心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同精密的作战蓝图。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会审,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当地施工特点和规范要求,仔细梳理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在安全管理上,项目团队也毫不松懈,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涵盖技术、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把控项目进程。
天津海特项目网架部分机库大厅平面尺168*59m,其中维修大厅跨度123m,重量约680吨;喷漆大厅跨度45m,重量约200吨,进深59m。两跨总计168米的网架作业,无疑是公司当时第一次接触到的大面积、大跨度网架作业。此外,机坪施工、安装工程、屋面TPO工程、钢结构工程等各专业分包进场的穿插时间,以及进场后施工空间和时间的安排,都要相互交错并合理有序。如何科学有效地安排专业分包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二次返工、窝工现象,这也是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工期的重要一环。项目的顺利进行也印证了甘肃三建团队优秀的管理能力。
所到之处,皆为新土。以天津海特为起点,甘肃三建正式打开了机场建设项目的大门。以坚韧为翼,鹏程万里,飞向那片属于三建的全新领域,开拓前所未有的版图。
攻坚克难 用实力说话
甘肃三建的“羽翼”从天津一路向南八百公里,落到了“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
春秋航空扬州飞机维修工程自2021年12月24日项目奠基开始,从1374根预制混凝土管桩到17617根水泥搅拌桩,从最深处-10.4米的深基坑到一层局部10.9米的高支模,从52根17.5米的高大独立柱到最大跨度104.15米的焊接球网架提升,从1.2万平方米的TPO防水屋面到1.4万平方米的停机坪……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钢结构网架面积大、施工繁琐复杂。面对工期压力、当地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的施工工效低、施工进度缓慢,项目部变被动为主动,严把安全关和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将柱体浇筑高度提高到了7.5m,随着柱体浇筑高度的增加,模板的垂直度、砼浇筑质量控制以及钢构预埋件安装也增加了难度,项目部各岗位全员参与到柱体的调校与验收工作中,对所有柱体加班加点全数全点调校。
“这个项目是我第一次接触从之前基本较为单一的房建项目转变为房建、厂房与市政道路、飞机场道相结合的综合体,有好多施工方法我们平时可能接触不到,而且又是省外项目,基本是‘从头再来’,需要我们边学边干,重新进行学习。这个项目也让我们项目的管理人员都有了一个巨大的成长和收获。”第八工程公司副经理、春秋航空扬州飞机维修项目经理张茁林说道。
在砼浇筑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施工员、质量员蹲守浇筑点,全过程监督浇筑。面对柱体钢筋密集、预埋件放置难度大的情况,不断改良预埋件锚固,项目部管理人员调集现场钢筋工,连夜帮助钢结构班组改良预埋件锚固,加快预埋件安装进度。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提前4天完成了维修机库32根高17.5米的钢结构网架独立柱、喷漆机库20根高17.5米的钢结构网架独立柱的施工,为项目顺利竣工交付、实现完美履约奠定了坚实基础。并荣获了江苏省建筑施工星级标准化工地、扬州市建筑施工文明工地、扬州市优质结构工程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工作态度决定了工作的成效和结果。”三建公司以严格履约的精神、精细化的管理、冲劲十足的精气神,扎根机场建设市场,用实力赢得口碑。
以小见大 保高质履约
在项目建设中,民航机场工程中的辅助用房工程虽看似是一个相对“小”的施工项目,在机场建设的宏大叙事中,不似航站楼那般夺目,却在保障机场高效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辅助用房一标段工程建设过程中,三建公司对这类“小”项目同样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的要求。不仅充分考虑了当下机场改造工程的实际需求,还配合机场“复航”的需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优化,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工期目标,为机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项目部从基础建设到主体结构,再到内部装修,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管理。在基础工程施工阶段,从地基处理到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执行,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为整个项目筑牢坚实的“根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三建公司的社会责任担当。
“虽然项目体量小、规模小,但这也是一项民生工程,任务艰巨。再加上三建一直对民航领域项目定位高、起点高、要求高,项目严格按照样板化、标准化工程进行管理。同时,这个项目也为分公司的施工人员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机会和良好的平台。”项目经理苏积民如是说。
“必须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注重精细化、标准化,追求高品质。”这也成了机场建设中的三建人不约而同得出的经验之道。
智慧建造 促创新升级
机场项目建设不同于一般公建项目,其建设过程中技术难点多、质量要求严,且交叉作业多、施工组织难度大,对承建单位的技术能力、质量水平以及综合实力十分考验。三建公司在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利用BIM技术对场地规划进行逼真模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材料周转次数,节约成本。通过组建专业的BIM工作组,配备精良的软硬件设备,构建起BIM管理平台和项目智慧建造平台,与物联网及智慧工地硬件有机结合。
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借助技术直观地洞察工程全貌,提前发现并化解潜在的设计冲突和施工空间干涉问题,如同拥有了工程建设的“透视眼”和“预警器”。同时,通过实时整合实际施工进度与资源信息,实现对工程进度、质量的动态监控,各专业作业队伍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加紧密高效,信息传递更加准确及时,有效避免了施工延误和返工现象,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管理保障,展现了三建公司在管理创新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和卓越实践能力。
三建公司不断汇聚和培养优秀人才,以深邃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每一个项目“绘制”出最精妙的细节,每一处都彰显着三建人的匠心独运;同时,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永不停止的创新力与不断精进的工艺技术,化为手中的“神兵利器”,使得不同的机场建设工程都得以高效、优质地顺利推进。在多项机场项目建设中,三建公司凭借开拓创新的锐气、精湛过硬的技术、严谨负责的态度和智慧高效的管理,全方位展现出其核心竞争力,不断筑牢竞争优势的“护城河”,在机场建设的广阔天地中留下坚实足迹。
伴随着市场的开拓和技术的创新,三建公司在机场建设领域的水平也不断提升,从早期的“懵懂”到现在的“娴熟”,再到形成核心竞争力,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深度的“情感交融”;每一次合作,都让这份缘分更加深厚。未来,三建公司也将持续深耕机场项目建设领域,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智能化施工设备等前沿技术,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着力数字化转型,完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项目精细化管控,坚持“既有质量也有规模”的企业发展方向,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斗转星移,岁月沉金。四十多年来,三建公司坚定转型升级方向,立足行业和社会发展,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构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业务布局,在机场建设、市政路桥、公路交通、公共建筑、科教文卫、民住建筑等领域,展现匠心品质、助推民生建设,收获了多项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持续塑强企业基建品牌。
- 2025-01-10甘肃省公航旅集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各单位迎战风雪保畅通
- 2025-01-10兰州新区首家三甲医院院前医疗急救分站启用
- 2025-01-10兰州税务:跨区域通办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2025-01-10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10标段)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