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现国内首个弯管石山苣苔
本报南宁3月16日电 (记者张云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近日,广西科考团队在百色市德保县境内发现一种形态奇特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是目前国内首次发现该物种。
据悉,该物种在德保县一处人迹罕至的溶洞内被发现,目前正值花期,淡紫色花瓣垂挂于岩壁。科研人员对比发现,该物种形如“弯月”,其花冠筒呈近90度弯曲,与直筒型近缘种形成鲜明区别。科研人员通过形态解剖观察,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及标本对比研究,确认该植物为石山苣苔属一新种。根据其花冠筒强烈弯曲的特点,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弯管石山苣苔。
研究人员介绍,石山苣苔属植物通常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谷阴处或石林中。本次新发现的弯管石山苣苔为多年生草本,花期为1—6月。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弯管石山苣苔的濒危等级被初步评估为“极危”,主要原因是目前仅发现一个种群,成熟个体约200株,分布面积狭小,栖息地易受人类活动干扰,存在灭绝的风险。
- 2025-03-173月15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 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偏早17天
- 2025-03-17《2024年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 2025-03-17广西、湖南签订跨省(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备忘录
- 2025-03-17永定河连续五年实现全线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