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产经

敦煌:特色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春之曲”

2025-03-26 11:2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敦煌市转渠口镇的小拱棚西瓜与黄渠镇清水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套种甘蓝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丰收画卷”。

  在转渠口镇,田地里处处可见瓜农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分工协作,开沟起垄、播种、浇水、铺膜有条不紊。转渠口镇采用的小拱棚栽培模式,以竹条为骨架,覆盖薄膜并搭配地膜,有效抵御了多变气温和倒春寒对作物生长的干扰,为瓜苗创造了稳定的生长环境。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甜瓜、西瓜提前成熟,实现错峰上市,满足了消费者尝鲜需求,也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以前种露天西瓜,上市时间集中,价格上不去。现在用小拱棚,西瓜能提前上市,价格翻番。五六月份还能套种玉米,一亩地能挣7000多块。市里的农业扶持政策还能每亩补助400元。”正在田间劳作的冉大叔满脸笑意算起了“丰收账”。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转渠口镇吕家庄村、盐茶村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在种植环节,组织群众学习先进技术,选用“盖世红密王”“赣新甜王七号”等优良品种,并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在销售方面,与各大超市、水果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农户后顾之忧。目前转渠口镇已完成小拱棚西瓜、甜瓜种植110余亩,预计种植总面积将达280余亩。

  无独有偶,在黄渠镇清水村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棚内,甘蓝移栽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传统葡萄种植模式下,大棚葡萄需两年生长才能挂果,三年后进入丰产期,期间投入大、收益慢。为提高大棚空间利用率,提升综合效益,大棚负责人探索出葡萄与蔬菜间套种的新模式。利用葡萄休闲与休眠季节,在两行葡萄间的空地种植甘蓝。蔬菜不仅能吸收葡萄未利用的有机质,提升自身品质,采摘后的枝叶和根系还能回归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从种苗筛选、土地耕作到幼苗栽种、土壤覆盖,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为种植户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确保果蔬茁壮成长、高成活率。预计这批套种的果蔬将于5月份成熟上市,能为种植户带来可观收益。”黄渠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敦煌市转渠口镇和黄渠镇探索的新型种植模式是全市农业种植的一个缩影,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让乡村走上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敦煌市将继续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的高度。(唐囡囡 赵凯明 马雪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