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国内财经

国网甘肃电力赋能农业发展“满电”前行

2025-05-06 14: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春风吹过阡陌,催生出蓬勃生机。在2025年下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文件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农业强国的鲜明底色。一个个生动实践表明,在陇原的田野上,一场由电力驱动的农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让“优质电”为现代农业发展赋能蓄力

  “从筛选、脱毒到监测再到育苗,整个过程用到大量电气化设备,如果没有可靠的电力保障,许多技术都难以实现。”4月30日,张掖市山丹县马场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组培室管理人员王雪华说。“每次供电人员上门,我都像吃了颗‘定心丸’,我们育苗全程自动化生产,对电力依赖程度化高,有你们帮我们排查用电线路和设备,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在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之路上,电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繁育中心,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培育、扩繁马铃薯脱毒苗,培育优良种苗,一株株马铃薯幼苗在组培盒里生根、发芽、出苗、成长。温室里,自动化灌溉系统正在精准作业,曾经依赖自然条件和人工经验的育苗种植模式已成为历史。  

  在服务优化方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推广“网上国网”APP一键报装服务,让农户足不出户即可申请用电增容,平均办电时长压缩至1.5个工作日。与地方政府、农业合作社紧密协作,开展农业生产电气化示范项目,推广先进农业电气化设备与技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

  让“可靠电”为畜牧养殖赋能加速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4月19日,在敦煌市莫高镇瑜珂璇养鸡场鸡舍,3.2万只蛋鸡住进了“数字化楼房”。这里不仅实现了喂料、清洁、集蛋全流程自动化,更依托稳定的电力保障,让智能设备高效运转,每天平均收蛋6万枚。在电力的强劲驱动下,一枚枚“智慧蛋”正销往敦煌周边地区。

  该养殖厂负责人回忆:“去年,新增加的孵化保温设备已不满足最初申请的容量,供电公司给我们‘量身定制’了供电方案,由原来的容量增容到120千瓦,让养殖厂的生产发展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鉴于春季农业产业项目加紧落地、用电需求增多,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持续优化电网布局,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紧密对接相关产业链培育、发展、壮大等情况,主动加强沟通,实地了解产业规模、用电特点和负荷情况,科学制定电力保障方案,组织人员提前做好供电线路延伸、电力设施配套等事项,开展线上线下“零距离”服务,提高供电支撑保障水平。

  让“满意电”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增值的重要环节,而电力则是这一环节的核心驱动力。在兰州市榆中县的高原夏菜配送中心加工车间,新引进的清洗机、切片机、速冻机、包装机等农产品加工设备在宽敞明亮的车间展示着“科技范”。

  “我们现在有4条加工生产线,分别是马铃薯加工、莴苣加工、果菜加工、叶菜加工包装生产线。”4月30日,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应勇介绍。

  过去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率受到极大限制。许多企业只能依靠简单的机械设备进行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推进,大型的烘干、冷藏、分拣、包装等现代化加工设备纷纷投入使用,充足稳定的电力为农产品加工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全面开展本村重点产业项目收集,在农村规模化种植养殖、农田排灌、农副产品深加工、电气化仓储物流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主动服务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电气化升级,提升用电报装效率。推动供电服务网格与政府治理网格深度融合,形成乡村供电服务与政务服务共建共治共享,已建成657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露天种植”到“智慧农业”,从“粗加工”到“全产业链”,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正以“满格电”守护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李春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