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赛

5月22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赛。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彭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永强,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多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党志豪,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马建军,竞赛执委会主任、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于柱,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寇桂杰,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郭青林,竞赛总裁判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铁付德共同开启竞赛。

彭馨表示,西北四省(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孕育出了让文博人引以为傲的“莫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扎根陇原,无私奉献。此次竞赛就是要进一步弘扬“莫高精神”,传承好先辈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化西北多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文物行业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活力。

郭青林表示,文物修复师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延续历史脉络、守护文化根魂的神圣使命。期望通过竞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文物保护事业,激发对文物的热爱,踊跃投身到守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为文物保护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启动仪式上,国家博物馆马立治代表裁判员宣誓,甘肃省博物馆刘丹代表参赛选手宣誓。
本次竞赛以“守护丝路遗产·锻造大国工匠”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西北四省(区)各文博单位、相关企业、高校、职业院校的百余名文物修复领域的能工巧匠,围绕木作文物、泥瓦作文物、纸张书画文物、陶器文物、金属文物、考古勘探六大赛项展开角逐。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技能竞赛还增加了壁画文物修复赛项,充分展现了甘肃作为文物大省在保护修复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通过竞赛,将推动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文物修复和考古技能人才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文化瑰宝永续传承。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开设以来,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考古通识课程中学习历史文明,在书画装裱课程中体会东方美学,通过专业修复师+学科带头人+实训指导教师分级教学,立足培养“手有技法”的文物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本次参与竞赛,学校未来力争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教学模块,加强政校行企合作,让课堂与修复现场无缝衔接,助力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找准职业坐标,在修复实践中领悟“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品格,在文物活化中传承“以文化人”的文明基因。
- 2025-05-23湖北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慧校园敞开求知新大门
- 2025-05-23乡村振兴纪录电影《回农村干大事》在京首映
- 2025-05-22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第五届运动会开幕
- 2025-05-22武威职业学院开展智能农机装备田间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