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文县公路段:“陇之道”品牌赋能 跑出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

2025-05-30 16:2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以来,文县公路段立足辖区地域特征,紧扣“陇之道”公路养护品牌创建核心内涵,围绕“五心、五化、五无、五路、五提”创建脉络,系统化推进日常养护和项目建设工作,为区域交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常态化推进路域整治,扮靓干线公路“颜值”。一是采用“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全面清扫路面抛洒物,清理挡墙顶堆积物,清理桥涵淤积物,冲洗脏污交安设施;二是在村镇路段桥涵上下游安装防抛网,设立文明提示牌,从源头阻断垃圾堵塞问题;三是结合植树节活动,积极开展植树种草,对“公路小花园”进行锄草、施肥、浇水等精细化养护,对国道247线甘川界空地围挡撒播花种,打造省际接头路景观带;四是依托“生态廊道”和“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独特的装饰景观,在高楼山路段构建生态景观带,彰显“在景中护路,在路中布景”的“生态景观路”品质。

  高效化处治道路病害,筑牢安全通行底线。一是践行全寿命周期养护理念,按“轻重缓急”制定维修计划,分派技术员全程跟班指导裂缝处治、油路修补等作业;利用枯水期修复临河防护构造物基础掏空病害,同步修复边沟、路肩、挡墙等构造物病害;更换维修受损交安设施,补划磨损脱落标线,在国道212线急弯路段新建墙式连续护栏47米、增设三波护栏68米;二是联合文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文县交警队及地方政府,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侵占公路、超载抛洒、占道加水、路面污染及侵占桥涵空间等专项治理;三是在阴平古道遗址和中国古村落哈南寨村路段设置“文小路”指路牌,并依托“520”公路驿站为过往司乘提供便民服务;四是发挥“青年文明号”示范作用,组织青年职工开展除雪防滑等文明志愿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示范路”创建提质升级。

  专业化开展桥隧养护,夯实养护薄弱环节。一是强化日常巡查和特殊巡查制度,在甘川两地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桥隧涵隐患排查,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自3月起,迅速组织专业队伍实施桥隧专项养护,对羊二坝大桥桥墩基础采用钢护筒加固,完成白水江1号桥、哈南寨1号桥桥面“白改黑”,对马家沟、骆驼巷隧道衬砌裂缝注胶封缝,用真石漆替代屡修屡坏的洞门装饰板,强化设施耐久性,持续深化“桥隧科创路”创建内涵。

  及时化开展应急保障,彰显交通服务担当。一是春节期间高效应对高楼山段七轮强降雪,有力保障了游客出行安全;二是及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大力开展高危边坡、临河临崖、深切沟谷、涉河桥梁路段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路网运行安全高效;三是借助九寨沟、文县天池等旅游资源,在公路沿线挡墙和渡槽等醒目位置张贴保护路产、爱护环境相关宣传标语,彰显交通服务旅游业发展的先行作用,为“红色旅游路”注入实质内涵。

  规范化推进项目管理,打造品质示范工程。自2025年G212线K558-K575段灾害防治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文县公路段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施工计划安排到旬,任务落实到天,抽调技术骨干全天候跟班旁站,加强对锚索框格梁锚索造孔深度、注浆饱和度、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确保安全、质量双达标;并严把原材料进场、工序验收等关键环节,对问题立行立改;同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解决临时用地、便道修筑、电线杆迁移等难点问题,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截至目前,成功处治二(三)级公路灾害点8处,大幅提升了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为“灾防提质路”创建提供了坚实支撑。

  下一步,文县公路段将继续以“陇之道”公路养护品牌创建为契机,“重拳”出击,强化精细化养护力度,持续提升路网服务效能,以优良的路域环境和路况水平迎接“十四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评价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铺就畅通坦途。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