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炭素金国庆:热血与匠心交织的生命答卷
6月23日上午,方大炭素“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担当使命”无偿献血活动现场,一个熟悉的身影再次挽起了袖管。当针头刺入血管的那一刻,设备部员工金国庆的脸上浮现出平静而坚定的神情。这是他第18次献血,累计献血量达7300毫升,相当于1.8个成年人的全身血液总量。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位共产党员用热血书写的生命答卷,也是一位产业工人用匠心铸就的岗位传奇。
热血丹心:十八年的爱心接力
2007年深秋,海石湾街头飘落的柳树叶中,31岁的金国庆第一次驻足在献血车前。“当时针头扎进血管时确实紧张,”这位如今已达到“闪光白银”级别的献血者回忆道,“但想到自己的血液可能正在拯救某个生命,突然就踏实了。”这个看似偶然的决定,开启了他延续十八年的热血征程。
翻开金国庆的献血档案,每一页都记录着感人的故事:每年定期的全血捐献,紧急时刻的应急献血,更令人动容的是2007年那次“生命速递”。当一位同事身患重病,急需血小板时,他主动配合完成了单采成分血捐献。看着同事在自己的帮助下逐渐康复,他更加坚定了继续献血的决心:“原来,我的举手之劳真的能挽救一条生命,能让一个家庭重获幸福。”
“献血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金国庆笑着说。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他坚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并定期锻炼身体。这种坚持不仅成就了他18年如一日的献血壮举,更塑造了他严谨自律的工作作风。“金师傅用行动告诉我们,奉献其实很简单,但坚持奉献却需要非凡的毅力。”设备部一位年轻同事这样评价他。
匠心如炬:三十三载书写工匠精神
当献血车驶离厂区,金国庆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机器轰鸣的车间里。身着蓝色工装的他,正全神贯注地计算钢件材料,用石笔在钢件上绘制复杂的展开图。“偏心天圆地方这种异形件,全公司只有金师傅能一次成型。”设备部负责人语气中满是钦佩。每当遇到技术难题,同事们总会不约而同地说:“找金师傅看看。”作为方大炭素设备部资深的铆工技师,他所在的班组负责石墨化炉烟气罩、焙烧厂炉窑底盘、加工厂提升塞钢件以及临时铆焊件加工制造,这些设备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
2024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压型厂关键设备突发故障。金国庆和同事们连续奋战24小时,在高温环境下提前8小时完成抢修。“其他人都轮班休息,就金师傅一直盯着关键焊缝,工作服都能拧出水来。”同事回忆说。
几十年的风雨磨炼,造就了他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他不仅技艺精湛,更善于在实践中创新,想方设法修旧利废降本增效。据统计,2024年他和同事用精湛的专业素养和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完成修旧利废共计13.45吨,节约费用67240元;2025年又完成修旧利废3.378吨,节约费用16890元,为公司的降本增效工作增添了华丽的乐章。
“金师傅干活有个特点,就是‘斤斤计较’。”一位同事介绍说,“不是计较得失,而是计较每一个尺寸、每一道工序的精准度。”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让金国庆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的获得,为他平凡人生盖上了灿烂的印章。
初心如磐:在奉献中践行使命担当
在建党104周年前夕的这次献血活动中,当记者问及金国庆坚持的动力,这位49岁的共产党员展示着手中的献血证:“献血对我来说,真的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血站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按照临床标准,他的献血量已至少为15个生命带去了希望。
当问及下一个献血目标时,金国庆笑着拍了拍结实的臂膀:“会献到不能献为止。献血不仅是一份爱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用我们的热血,传递生命的希望!”
7300毫升热血,18年坚守;33年扎根铆工岗位,半辈子匠心。金国庆用他的热血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正如他常说的一句话:“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担一份责,就要担到底。”这,就是金国庆——一位献血英雄和工匠精神践行者的有力答卷。(罗永岗 张克奇)
- 2025-06-27方大炭素:暖心举措激发员工幸福感 红色关怀凝聚发展合力
- 2025-06-27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6月份碳化硅产量取得历史性突破
- 2025-06-27方大炭素志愿者投身“全国低碳日”共护湟水清流
- 2025-05-14方大炭素两项技术成果获2025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