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政协协商“沉”到田间地头 “议”出乡村治理新风尚
在肃北县党城湾镇党城村,一股协商民主的清新之风正浸润着田间地头、村舍院落。近年来,党城村积极探索将政协协商理念与机制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践,通过党城村协商议事会这一重要平台广纳群言,并严格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程序,将协商民主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金钥匙”和凝聚民心民智的“连心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协商赋能、善治兴村”之路。
党建引领固根基:协商有“主心骨”
党城村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协商全过程,构建起“党支部+党员+委员+网格员”的联动协商网格体系。党组织不仅是“掌舵人”,更是“主心骨”,依托党员和下沉政协委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协商议题精准锚定在乡村发展的关键点、村民生活的关切处。协商不拘泥于会议室,农家庭院、田间地头、项目现场都成为问计于民、共商共议的生动课堂。
党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兴泉表示:“党建引领是协商有效、治理有力的根本保证。我们把党的组织优势和政协的协商优势结合起来,让协商议题从群众中来,解决方案到群众中去,真正把党组织的意图与群众的心愿统一起来。”
平台拓展畅渠道:协商有“主阵地”
党城村着力打造常态化、规范化的协商平台。“丁兴山委员工作室” 作为核心阵地,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委员履职的“工作站”,更是收集民情、政策宣讲、化解矛盾的“前沿哨所”,目前已收集并推动解决议题4件。协商议事会更加灵活多样,遵循“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原则,综合运用会议协商、对话协商、现场协商、线上协商等形式,不拘一格解难题。通过组织政协委员、乡贤能人和普通村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参与议事活动,有效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今年以来,已完成2件村民急难愁盼的“心头事”。
“委员工作室扎根村里,就是要当好‘耳朵’和‘嘴巴’。我们驻点接待、定期走访,零距离倾听乡亲们的心里话,把他们的‘急难愁盼’精准转化成协商议题和社情民意信息,搭好这座‘民心桥’。”县政协委员丁兴山说。
成果转化惠民生:协商有“真成效”
协商的生命力在于成果转化。党城村聚焦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准发力。通过“委员接待日”、常态化走访,广泛收集民意诉求,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精准反映,至目前,已收集诉求建议5条。针对农房改造、环境整治、邻里纠纷、移风易俗等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组织相关单位、下沉委员、村民代表进行“微协商”,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至目前,已协调解决事项3件。协商带来的清晰变化,切实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前觉得‘协商’离我们很远,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愿意听听我们的意见。像上次耕地被淹的事,就是通过协商会,大家和干部、委员一起想办法,很快落实了解决方案。这种实实在在参与进去、能解决问题的感觉真好!”村民赵翠琴说。
党城村正努力将政协的制度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让协商民主的种子在乡村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为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注入澎湃的“政协力量”和深厚的民意基础。这不仅是提升治理水平的“金钥匙”,更是解锁村民幸福生活的“幸福密码”。(杜文婧)
- 2025-07-02甘肃:纳税以“信”为本 益企乐享其“诚”
- 2025-07-02华亭安口镇朱家坡乡村旅游果蔬采摘月活动开幕
- 2025-07-02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职工子女托管班获省级标准化认证
- 2025-07-02庆阳:以税为笔 绘就文旅发展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