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多管齐下 织密防汛“安全网”
近期,陇南地区气温持续走高,伴随而来的强降雨天气频繁,防汛工作已然进入关键阶段。为切实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从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三个关键维度全面发力,精心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汛“安全防护网”。
隐患排查 立体巡检揪出“潜在威胁”
隐患排查是防汛工作的“前沿阵地”,该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好电网设备安全“主阵地”。组织开展多专业联合巡检,对所辖35座变电站展开了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汛专项隐患排查。

此次排查,公司聚焦“人防+技防”协同应用,依托“智能巡检+集中监控”构建起一张立体化、主动式预防的“防汛网”。
巡视过程中创新采用了“人工+无人机”的立体巡检模式。人工巡检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对变电站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细节。而无人机则发挥了其灵活、高效的优势,从空中对地势低洼、沿河临水等人工难以到达的重点区域设备进行“扫描”,为排查工作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
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中心立即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整改。对于排水沟盖板松动的问题,工作人员使用专业工具对盖板进行了紧固处理,确保盖板稳固。对于被堵塞的排水口,工作人员使用长杆和刷子等工具,将树叶和杂物清理干净,恢复了排水口的畅通。对于设备基础周边的泥土堆积,工作人员使用铁锹等工具将泥土清理干净,并对周边地面进行了平整处理。
为了确保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中心建立了“一站一策”隐患台账,对每个变电站的隐患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并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同时,实行销号管理制度,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所有隐患都得到彻底解决。
物资储备 充足“弹药”应对“突发战况”
“兵马未动草先行”,充足的防汛物资无疑是应对突发汛情的坚实后盾与重要保障。走进该公司变电运检中心的物资仓库,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对各类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清点与精心维护。

据了解,该中心严格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提前制定了详细的防汛物资储备清单。根据清单要求,足额储备了各类关键物资,包括防汛沙袋、抽水泵、应急发电机、防水挡板等。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物资管理台账,安排专人负责物资的保管和定期检查,确保物资的性能良好、随时可用。
仓库内,各类防汛物资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工作人员手持清单,逐一核对。他们仔细清点数量,确保与记录完全相符。对于物资的状态,工作人员更是严格检查。他们轻轻触摸防汛沙袋的材质,查看是否有破损或老化迹象;启动抽水泵,倾听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检查排水能力是否达标;打开应急照明设备,测试灯光亮度与续航时间;仔细检查防水挡板的密封性和坚固程度。每一项物资的数量和状态都被详细记录在案,为后续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精准依据。
应急演练 实战模拟锤炼“应急本领”
“受暴雨影响,变电站发生内涝,请求支援!”随着尖锐的警报声响起,一场紧张有序的防汛应急演练在220千伏早阳变电站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演练模拟了暴雨导致变电站内涝的紧急场景,重点检验了应急指挥、抢险救援、物资调配等环节的协同能力。演练开始后,抢修人员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各小组按照预定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抽水泵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开始排除积水;防水挡板搭建小组快速搭建起防水屏障,防止洪水倒灌;设备抢修小组对受潮设备进行紧急处理,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处置得当,各小组之间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抢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进一步熟悉了防汛应急流程,提高了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置能力。”参与演练的运维人员刘家倜深有感触地说。据悉,6月以来,变电运检中心已经累计开展了4次防汛演练。每次演练结束后,中心都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不断的演练和完善,中心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防汛应急机制,能够在面对突发汛情时迅速做出反应,有效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下一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将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加强设备运维管理,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不断提升防汛能力和水平,全力保障陇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优质的电力支撑。(贾小蕊 李文栋 文/图)
- 2025-07-02瓜州:筑牢塘墩湖生态安全屏障
- 2025-07-02兰州城关区:创新实施“凝心聚力”工程
- 2025-07-02甘肃省人民医院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 2025-07-02甘肃金昌水源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全线首次跨越施工顺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