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诗人纪念袁第锐先生座谈会在兰州举行
6月27日,陇上诗人纪念袁第锐先生座谈会在兰州举行。诗人、诗词研究者、楹联艺术家、文化学者,以及亲属代表,齐聚黄河之滨,深切追思他的学术遗产与人文精神。会议围绕其生平、创作与组织实践展开深度研讨,与会者即兴赋诗,以诗心致敬诗魂。

袁第锐(1923-2010),重庆永川人,生前担任甘肃省临泽县县长,甘肃省政府秘书、编译室主任、法制室主任,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等。袁第锐诗词曲赋各体皆擅,“战绩辉煌”,是当代“新诗体开路先锋”和全国著名的诗词大家,著有《袁第锐诗词曲赋集》等,他创立“当代曲子词”体引起诗词界和文艺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他多次率诗人深入阳关古道、祁连雪峰、绿洲新城,以《敦煌行》《地铁行》等诗作将书斋笔墨化为时代史诗,奠定“新边塞诗”美学范式。
与会专家称,袁第锐先生坚持守正创新的艺术实践者,突破盛唐悲壮基调,对边塞诗进行现代重构,同时又注入环保、丝路经济等现代意识。“玉门西出已无关,何必移封到酒泉”(《边塞新咏》)等句,以地理意象解构历史定见,彰显文化自信。《鹧鸪天·兰州印象》等作品,以婉约词牌写西北豪情,柔中带刚。以地理坐标串联民族史与改革开放豪情,被誉“新古典主义典范”。袁先生的咏史诗独具特色,善用翻案法针砭时弊。袁先生注重“诗教正本”的创作铁律,倡“三不作”原则——无新意境、新句、新词汇不作。提出“温柔敦厚乃诗教之果,非诗教本身”的主张,在此基础上主编了《中华诗词格律教程》,建立“格律—创作—评论”三维教学法,培养“陇上三杰”等新生代诗人。
作为中国楹联学会发起人及甘肃首位理事,袁第锐先生1986年推动成立甘肃省楹联学会,以“组织实践+理论创新+创作突破”三位一体,重塑当代边塞诗精神谱系。在楹联突破方面,袁先生颇多建树。中国楹联学会成立之时,袁先生题贺:"探亭园山水之奇联,期重振乎绝学",彰显复兴使命。他曾自题联 "砚田耕雨三千亩,诗卷藏云十二峰",严守格律而意境开合,被称“格律派浪漫主义大家”。
袁第锐先生著有《恬园诗词曲存稿》《诗词创作艺术丛谈》《恬园诗话》等。 霍松林先生赞其:“熔典故与时语于一炉,嬉笑含悲愤,今人罕有及者。”
- 2025-07-09国网广河县供电公司:电力护航“牛羊经济”
- 2025-07-09瓜州县渊泉小学种植实践结出“成长硕果”
- 2025-07-09瓜州锁阳城镇: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2025-07-09华亭:非遗有戏 木偶“牵”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