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关区:多维攻坚激活城市文明“神经末梢”
漫步城关街头,步道纤尘如洗、街巷秩序井然、游园绿意融融,这幅日渐清晰的文明画卷,正成为兰州市城关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鲜活注脚。从环卫工人的日夜坚守到志愿者的温情引导,从部门联动的攻坚行动到市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城关区以市容环境提升为攻坚主阵地,用实干勾勒出城市文明的新轮廓,让民生温度与城市颜值同频跃升。
筑牢民生根基,让文明可触可感
城市的“里子”承载着民生期盼,也夯实着文明根基。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数据为笔,绘就民生改善新图景,以扎实数据见证民生工程实效。对管辖范围内627条小街巷开展全面排查整治,让街巷面貌焕然一新。在排水管网疏通清掏工作中,对上沟、下沟、科技城等634条小街巷进行清掏疏通,淤泥外送151.7方。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背后,是市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为城市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织密监管网络,守护城市“烟火气”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守护舌尖安全”为核心,强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全过程监管,结合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等专项整治,对全区2.38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全覆盖多轮次检查,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全面压实“两个责任”落实,守牢守好食品安全防线。同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发放涉及食品安全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组织召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大型食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两方责任”约谈会,约谈培训1.2万人(次),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氛围日益浓厚。

扮靓城市颜值,绘就生态文明底色
“说实话,兰州变化真的很大,让人不时涌现出一种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样的评价在市民口中并不少见。当城市内部环境逐步改善,外在形象的提升同样刻不容缓。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心以“3331”攻坚行动为引领,全力打造“烟雨兰山”文明新地标,为城市增添生态亮色。与此同时,在兰州马拉松这一重要赛事,对14.5公里赛道实施全流程精细化保障,赛前“人机协同”深度保洁,赛中科学设置便民设施,赛后迅速恢复环境。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月攻坚”,保障垃圾随满随清,推进公厕人性化建设,精修细护环卫设施,严格监管渣土运输,以全天候洁净守护城市环境。这些工作让城市颜值与气质并存,成为展示文明形象的亮丽名片。
聚焦夏夜治理,平衡烟火与文明
城关区城市管理局掀起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热潮,全域刷新城市颜值,宜居底色愈发鲜明。市容治理中,8870人次执法力量出击,整治5407件店外经营、占道游商等问题,街道恢复整洁。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发力,化解190余起夜间扰民投诉,规范29处违规烤炉入店,取缔104处露天烧烤,守护市民清新呼吸。共享单车治理成效显著,规范2.37万平方米停车线框,动态调控2万辆总量,规整清洗6.3万辆次、转运清运5.5万辆次,街头更清爽。同时,清理502处“小广告”、清运8.74吨垃圾,1321处“六乱”问题销号;以整治成效书写精细化管理新篇章,让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幸福美好。
数字赋能治理,点亮智慧文明之光
城关区数字化城管中心以科技为翼、以数据为剑,织密城市治理“智慧网”。将19类市容问题纳入重点监管,通过50名监督员“铁脚板”巡查、1439个视频探头“全天眼”监控、无人机每周3次“空中扫盲”,构建“地空一体”巡查体系,累计发现市容环境、街面秩序等问题超2万件。创新“市民有奖随手拍”机制,吸引6000余条群众线索参与治理,同步推行12345诉求“三日清零”制度,实现1020件群众诉求100%办结、满意率100%。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让背街小巷旧貌焕新、线缆“蜘蛛网”有序入地、垃圾“卫生死角”全面清零,用科技精度提升城市文明温度,绘就干净、有序、安全的市容新画卷。
主干道的智慧路灯会“说话”,小巷的墙绘讲述着文明故事,就连垃圾分类点都成了亲子教育的实践课堂。在城关,创城早已超越传统的环境整治,演变为一场城市文明的基因重组,这种渗透到城市肌理的文明升级,正在塑造全新的“城关范式”,让文明不仅是测评表上的分数,更是每个市民能感知、可参与、愿分享的生活日常。下一步,这场城市文明的“青春风暴”将继续席卷金城,让老城区在数字化浪潮中,绽放出更具年轻态的文明魅力。(兰州市城关区委宣传部 文/图)
- 2025-07-10国网临夏供电公司:电力护航采摘季 绘就果农幸福路
- 2025-07-10国网和政县供电公司:迎峰度夏电力足 把好企业安全关
- 2025-07-10国网和政县供电公司:供电服务送上门 暖心护航养殖业
- 2025-07-10国网和政县供电公司为肉羊产业园建设注入强劲电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