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瓜州:麦浪滚滚迎丰收

2025-07-23 15: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又是一年麦收季,瓜州县各农业乡镇的田野间涌动着金色的浪潮。成熟的小麦如铺地金毯,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阵阵麦香扑面而来。随着大型收割机的轰鸣声划破田野的宁静,小麦收割工作有序展开,一幅“夏粮丰收、颗粒归仓”的繁忙画卷正徐徐铺展。

  在河东镇六道沟村,沉甸甸的麦穗把麦秆压得弯下了腰,饱满的麦粒泛着诱人的金黄。几台收割机穿梭在麦浪间,高效地完成着切割、脱粒等作业,身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村民麻廷刚站在自家麦田边,望着收割机不断将麦粒输送到旁边的运输车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种了15亩小麦,今年雨水充足,长势比往年都好。你看这收割机收得多快,预计亩产肯定能超过900斤!”他指着堆成小山的麦粒,喜滋滋地算起了丰收账,这金灿灿的“金山”让他心里乐开了花。

  这样的丰收景象,离不开河东镇对农业生产的精心呵护。近年来,河东镇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为农户提供保障。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加强种植人员培训,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实现技术服务到田、配套服务到户。同时,持续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让先进技术和设备成为丰收的“助推器”,不仅提高了亩产收益,更确保小麦从“丰收在望”稳稳走向“颗粒归仓”,为守护群众“粮袋子”、鼓起“钱袋子”筑牢了根基。

  “今年全镇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目前正陆续进入收获期。机械化收割大大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让丰收的果实能更快、更完整地归仓。”河东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新玉说。

  在布隆吉乡双塔村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正驶入金色的海洋,沿着田垄匀速前进。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迅速卷入机器,收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今年小麦行情好,亩产比去年多了,我这15亩地能收1.2万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每斤1.1元,不算种粮补贴,扣除种子、化肥成本,纯利润能有1万元。”双塔村农户苟树堂算着丰收账。

  苟树堂轻松增收的背后,是布隆吉乡大力推行的“耕种防收”全程托管模式。农户只需支付服务费,合作社便统筹完成从耕地、播种、植保到收割的全流程作业。这种模式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成本,更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农户的难题。68岁的独居老人王秀莲就是托管服务的直接受益者。

  “儿子在外打工,我自己种不动地,多亏合作社全程托管,从春天播种到现在收割,我就去地里看过两回。合作社不仅帮我收完了3亩小麦,还直接联系收购商上门收购,卖粮的钱直接打到卡里,一分不少,省心又放心。”王秀莲说。

  为保障今年夏粮收购平稳有序,布隆吉乡提前安排部署,做足服务保障。一方面,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合作社更新设备;另一方面,在小麦收获前组织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检查和保养检修,安排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为农机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今年我们用农机购置补贴,新增了1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和1台秸秆打捆机,并在夏收前对所有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现在每天能收割200多亩,效率是人工的20倍!预计7月31日前完成全部收割工作。”布隆吉乡鸿文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鸿文介绍道。

  今年布隆吉乡1.18万亩小麦预计总产可达900万斤。通过“全程托管”模式,不仅降低了农户种植成本和市场风险,还依托规模化、组织化优势提升了销售议价能力。据测算,农户人均夏粮收入将增加1800元以上。

  眼下,一块块金黄的麦田不仅勾勒出丰收的美好轮廓,更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底气。今年,瓜州县小麦耕种面积5.45万亩,其中社会化托管2.8万亩,占51%。目前,全县130余台联合收割机及60余台跨区小麦收割机已全部投入作业,预计7月底可完成全县小麦机械化收割任务。(吴敏/文 吴慧敏 赵伟/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