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陇原科创动能 甘肃农信为14家企业专项贷款超5000万元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在保障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甘肃农信始终把做好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聚焦省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政府部门认定的优质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问题,于2025年6月份创新推出“兴陇专精特新贷”,覆盖新材料、现代农业、环保科技、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最高给予科创型企业1000万元的纯信用授信额度,无需抵押担保,高效审批放款。上线以来,累计为14家科创企业投放专项贷款超过5000万元,带动其他贷款产品投向科技企业超过1亿元。
金融活水纾困 助力企业焕新机
甘肃农信认真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对全省符合条件的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进行“地毯式”走访摸排,深入了解科创型企业技术研发、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等情况,按照“精准对接、创新授信、信用担保、风险补偿”的原则,以“兴陇专精特新贷”作为金融支持科创型企业的“拳头产品”,对符合融资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做到“应贷尽贷”,充分满足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上的金融需求,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蓬勃发展。
白银区联社主动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白银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放纯信用贷款500万元,该笔资金用于扩建生产线和进行产能升级,有效保障了企业日常生产的连续性,为积极参与省级创新联合体基地建设项目、主动布局磷酸铁锂生产线提供了“金动能”。
成县联社在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中了解到,甘肃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农产品旺季收购和生产设备更新而出现流动资金短缺,作为一家集种植、加工、冷链、销售于一体的涉农类专精特新企业,其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产业特点和经营情况,成县联社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发放“兴陇专精特新贷”230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有效保障了农户收益和产品供应。

创新模型破局 科创融资强动能
甘肃农信紧密结合科创型企业经营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甘肃农信“兴陇专精特新贷”管理办法》,从“基本信用额度”“附加信用额度”“高价值专利额度”和“知名商标额度”4个维度详细规定了的专精特新企业赋额条件,以贷款申请人所处行业、专利数量、研发投入、人才情况、持续经营年限、纳税等级、高校合作、政策补贴8方面设定调节因子对信用贷款额度进行调节,有效匹配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打破传统评级授信模式,将企业的发明专利、实用专利、研发能力等“软实力”作为核心评估指标,重点关注发展潜力和远期收益,通过发放信用贷款的方式,真正将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专精特新”资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融资资本”,有效破解了科创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的融资困境。
平凉农商银行针对科技新星——甘肃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多项生物降解地膜核心专利、市场前景广阔但缺乏传统抵押物和流动资金的实际,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构建“技术信用评价模型”,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以纯信用方式成功发放“兴陇专精特新贷”500万元,确保了研发和生产的有序推进,加速了环保新材料产业化进程。

政银协同赋能 优化服务促发展
甘肃农信以金融支持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为重点,深化政银合作,畅通信息渠道,积极与省工信厅、省科技厅及财税部门对接,精准筛选5451户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通过专业信息工具在批量尽调后形成专项营销活动沙盘,建立限期营销反馈机制,各行社精准营销对接,有效满足融资需求,培养壮大新兴产业,助力更多科创企业走出全省、走向全国。

渭源县联社精准对接工信部门推荐的目标企业,联动市场监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科学评估企业技术价值,成功构建“政银数据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政策引导-信用把关-技术评估”三位一体精准服务模式,高效服务当地马铃薯精深加工领域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定西某食品有限公司,助力该公司生产的高品质“定西宽粉”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东南亚海外市场。
下一步,甘肃农信将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持续深耕科技金融,不断加大服务创新力度,优化技术信用评估体系,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动“兴陇专精特新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精准“滴灌”更多科创企业,不断激活陇原大地科创潜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贡献更多农信力量。(文/图甘肃省农信联社)
- 2025-07-25甘肃建投安装公司荣获一项省级工法
- 2025-07-25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推出质量管控“错题本”
- 2025-07-25国网康乐县供电公司做好迎峰度夏防汛保电工作
- 2025-07-25武威市福彩中心以旗舰店建设引领公益服务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