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新闻资讯

露天影院“映前一刻钟”:星光下的实践课堂 一刻钟的民生温度

2025-08-02 14:48 来源:中国甘肃网

  7月29日晚,当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的掌声消散在西郊公园的夜色中,武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露天影院暑期“映前一刻钟”首轮系列活动圆满收官。自7月11日启动以来,这场由武威市文明实践办统筹策划,联合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交警支队、海藏社区、西苑社区等多单位协同推进的文明实践创新举措,在海藏湿地公园与西郊公园接连上演,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理念,为6000余名市民编织了一段段浸润知识、传递温暖的夏夜记忆,让短短一刻钟的光影间隙,生长出文明实践的繁茂枝芽。

  精准定位需求:让每一场活动都贴近群众所需

  暑期“映前一刻钟”系列活动的诞生,源于对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度洞察。市文明实践办在前期工作中发现,露天影院的观影等待时间常被群众视为“空窗期”,而暑期群众对安全防护、法律知识、健康养护等实用内容的需求尤为迫切。基于此,首轮活动精准锁定“安全”“法治”“健康”三大核心板块,构建起与群众生活同频共振的主题矩阵。

  消防安全宣传专场里,消防救援人员带着灭火器、防护面罩等装备来到现场,将“火灾逃生”从书本理论转化为“弯腰捂口鼻”“1提2拔3握4压”的实操演示。当孩子们看到消防员用锅盖扑灭着火的油锅时,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好奇,更是安全意识萌芽的微光。活动后播放的《烈火英雄》,让银幕内外的“火焰蓝”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更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人心。

  防范电信诈骗主题活动则聚焦暑期网络诈骗高发态势,民警用“冒充客服退款”“游戏账号交易”“儿童电话手表”等本地真实案例,通过知识问答等形式讲解骗子的常见套路。现场设置的反诈宣传展板前,老人们认真阅读着“58种常见诈骗类型”,年轻人用手机拍下“验证码是最后一道防线”的警示,这种代际间的知识传递,让反诈防线从露天影院延伸至家庭。

  “小板凳法治小课堂”采用“案例+影片”的联动模式,司法局工作人员结合《第二十条》中“法理与情理”的剧情冲突,讲解邻里纠纷调解、校园霸凌、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法律知识,

  这种“提前铺垫、观影联想”的过程,让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被接受,实现了“观影学法”的深度融合。

  卫生健康专场更是精准对接暑期家庭需求,市卫健委不仅带来了中医义诊服务,市中医院医生一边为居民把脉问诊,一边结合夏季气候特点讲解祛湿养生之道,还贴心地准备了自研的“三伏贴”耐心说明贴敷的穴位和注意事项。急救演示环节最受群众欢迎,医护人员用模拟人偶现场教学“心肺复苏法”,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一步步细致讲解并示范操作要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上台实操,按压的力度、频率在一次次练习中逐渐规范,有位妈妈感慨道:“平时没机会学这些,今天跟着学了学,知道了大概步骤,真遇到紧急情况,至少不会手忙脚乱了。”

  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中交警支队带来的“安全大转盘”游戏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让行人”“骑车戴头盔”等交通安全知识点,孩子们转动转盘后,需准确回答指针指向的问题才能获得小奖品。“不能横穿马路”“不能在马路边追逐打闹”……孩子们稚嫩的回答声此起彼伏,家长们在一旁补充讲解,一刻钟间,交通安全规则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孩子们心间。

  创新形式载体:让知识传递带着生活的温度

  “映前一刻钟”的独特魅力,在于打破了传统宣传“单向输出”的刻板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让知识传播变得可触可感。每场活动精心设计的“参观展板—主题宣讲—科普观影—有奖问答”闭环流程,环环相扣地引导着群众的参与热情,让大家从驻足观看逐步转变为主动融入。

  宣讲环节摒弃“照本宣科”,转而采用“真实案例+现场演示”的亲民方式。消防队员讲解火灾逃生时,会现场演示逃生动作要领”;民警分析诈骗案例时,会现场模拟“接到陌生来电的正确应对”;医生义诊时,会结合市民的体质特点讲解“夏季养生小窍门”。这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宣讲,让专业知识褪去生硬外壳,变得生动鲜活。

  真实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科普宣传片环节特意选取了未经修饰的真实影像,交通事故监控画面里,闯红灯的电动车与转弯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未系安全带的驾乘人员在追尾事故中受伤的场景,每一帧都让人揪心;家庭火灾救援视频中,因电动车不规范充电、易燃物靠近热源导致的火势蔓延,以及错过最佳扑救时机后的浓烟滚滚,都清晰还原了隐患演变成灾难的过程。当这些发生在本地或周边地区的真实事件在银幕上呈现时,现场的低声交谈渐渐停了,不时传来阵阵唏嘘声。这些不带说教的画面,比任何警示标语都更能让人感受到“安全”二字的分量。

  有奖问答环节更是点燃了全场热情。孩子们举着小手抢答“火警电话”“斑马线作用”,老人凭借生活经验解答“邻里纠纷怎么解”“保健品骗局怎么防”,答对者获得的不仅是印有安全标语的小礼品,更是参与文明实践的成就感。这种互动让知识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求索”,使15分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凝聚文明合力:让微光成炬照亮基层治理路

  “映前一刻钟”的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联动。市文明实践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部门专业资源;公安、司法、消防等部门选派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团”,确保内容专业权威;135名志愿者承担起场地布置、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工作,他们的蓝马甲成为夏夜影院里最亮眼的风景线;西苑社区和海藏社区工作人员则通过微信群、公告栏提前预告活动,组织居民有序参与,形成了“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

  活动的影响力早已超越15分钟的时限。许多家长把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活动中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家庭“睡前故事”,让文明素养在代际传递中沉淀。群众的反馈更印证了活动的价值。“以前等电影总觉得无聊,现在每场都提前半小时来”“学到的灭火器用法,很实用”“希望这样的活动能一直办下去”……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对文明实践的真切期盼。据统计,首轮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收集群众建议80余条,95%以上的参与者表示“收获满满”。

  首轮“映前一刻钟”的收官不是终点,而是文明实践持续深化的起点。下一步,市文明实践办将根据群众需求优化主题设置,引入文艺表演、非遗展示等新形式,推动活动从“暑期专场”走向“常态化开展”,让等待也变得有意义,让这短短一刻钟的微光,持续汇聚成照亮基层治理的文明星河,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真正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温暖群众。(刘泽钰)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