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彩绿到工装蓝——方大炭素让退伍军人成为企业发展的“钢铁脊梁”
8月1日,在方大炭素保卫部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座谈会正暖意融融——辽宁方大集团副总裁、方大炭素董事长马卓与近30名复转退伍军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退伍军人是公司的宝贵财富,是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卓的致辞赢得阵阵掌声。座谈会上,退伍军人们回顾了参军报国的峥嵘岁月,分享了在企业成长进步的故事,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在方大炭素加工厂包装车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是最先照在制箱班班长邱海青挺拔的身影上。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不仅保持着晨起整理内务的习惯,还将部队熔炉中锻造出的钢铁意志与过硬作风深深镌刻在平凡的岗位上。
“任务就是命令,必须拿下!”邱海青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在2024年化作了一组震撼的数字:他带领班组完成123593箱包装制作,承担129587.96吨产品的包装任务,不仅超额完成任务,更给公司产品保供筑起一道坚实的“包装防线”。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陪伴他与班组成员的无数个挥汗如雨的日夜。
邱海青始终铭记:唯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面对圆弧底托和镂空唛头板长期依赖外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他毅然决然地发起了一场“自制替代外购”的攻坚战。经过反复试验攻关,终于成功实现自主生产,原先采购价高达43元/个的镂空唛头板,现在自制成本仅需21元/个,降幅达51%。更重要的是,这项突破为后续同类产品的自主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方大炭素,像邱海青这样的退伍军人共有320余名,约占员工总数的13%。公司践行“三个优先”承诺:退伍军人优先录用、优先培养、优先晋升。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退伍军人专项培养机制,为每位退伍军人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经常组织退伍军人前往兄弟企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持续拓宽他们的专业视野。”
从武警战士到企业技术骨干的蜕变,把奉明只用了3年。他如今是安全品质部一名年轻的技术员。“部队教会我‘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现在我把这种精神用在技术创新上。”
为了让退伍军人更快适应新环境,方大炭素制定了专门的培养计划,入职培训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建立“老带新”的导师制度,定期组织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同时为退伍军人提供学历深造和职业资格认证支持。“公司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退伍侦察兵李建军说,“刚来时担心不适应,但完善的培训体系让我很快掌握了数控技术,现在已经成为技术骨干。”
走进方大炭素,“军营文化”的印记无处不在。公司将部队的优良作风融入企业文化,班组的晨会制度保持部队作风,员工斗志昂扬进行岗前安全宣誓,公司每年评选“优秀复转退伍军人”并进行表彰。
“退伍军人的加入,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表示,“他们的执行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正在影响和带动着全体员工。”
展望未来,方大炭素将继续深化退伍军人安置工作,进一步扩大招聘规模,完善培养体系,建立更系统的职业发展通道,让退伍军人安心工作,让更多退伍军人实现人生价值。
“从手握钢枪到操作设备,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担当。”邱海青抚摸着胸前的党徽说。在他的带领下,制箱班交出了一个又一个亮眼成绩单,他用实际行动成为方大炭素退伍军人的榜样。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新战场”上,方大炭素的退伍军人们正以冲锋的姿态,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他们用迷彩绿的坚韧,渲染出企业发展的底色,铸就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钢铁脊梁”。(罗永岗 尉爱军 张诗斌)
- 2025-08-14古浪:“村BA”激情开赛 点燃全民健身热潮
- 2025-08-14白龙江林区党员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支援榆中
- 2025-08-14瓜州:爱暖万家筑梦行 红色研学润童心
- 2025-08-14瓜州:农家书屋为暑期生活注入书香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