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国网甘肃电力:守护生态净土 赋能绿色发展

2025-08-15 10:07 来源:中国甘肃网

  7月17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作为“陇电入浙”光明驿站轮值单位,牵头举办的“‘光明学堂’进工地 绿色发展驻心间”普法培训活动,在陇电入浙武威换流站业主项目部开展。来自省内外覆盖工程建设、监理、施工等全链条主体的13家参建单位的80余名代表,共同接受生态环保合规培训。

  国网甘肃电力在甘肃电网大规模、超常规建设的背景下,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以“美丽中国我先行”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形成电网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守护祁连生态屏障 筑牢电网环保防线

  7月9日,国网甘肃电科院顺利完成甘肃张掖祁青至东水峡110千伏线路工程涉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段线路施工现场环保水保技术监督工作。技术人员通过严格监督,确保施工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为祁连山生态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双重保障。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高山水塔”,对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祁青工业园是张掖市重要的工业集聚区,近年来,由于原有电网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本条新线路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园区供电能力和稳定性。此次110千伏线路工程穿越保护区实验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水保措施容不得半点疏漏。

  国网甘肃电科院技术人员与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人员深入海拔近3000米的施工现场,针对塔基开挖、临时占地、废弃物处置等关键环节展开全覆盖检查。

  “工程既要按期投运,更要守住生态红线,这项工程涉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我们要不遗余力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国网张掖供电公司项目负责人宋天才表示。

  为此,项目建设采用高跨设计,减少塔基数量,施工期避开野生动物繁殖期,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后期植被修复。国网甘肃电科院全程技术监督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确保环保措施从图纸对齐到行动。祁连山高海拔区域气候恶劣,监督工作面临多变天气的严峻考验。现场技术人员克服缺氧、强紫外线及复杂地形影响,逐一巡查保护区内线路共28基塔位,对当前塔基开挖和基础浇筑工序阶段涉及的苫盖、拦挡、铺垫、施工废水处理等各项环水保措施落实情况做了仔细评估。

  “我们不仅要看数据,更要看实效,工程推进的同时,祁连山一草一木所受到的扰动,也应当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国网甘肃电科院化学环保研究所技术人员李小娟说。此次技术监督工作,也是对祁连山保护区涉电项目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机制不断成熟的有力见证。接下来,国网甘肃电科院将持续跟踪工程后期生态修复工作,为祁连山生态保护贡献更多技术力量。

  践行“美丽中国我先行” 常态守护绿色生态

  6月10日,在刘家峡水电厂坝前的水质在线监测站内,检测人员通过检测仪器,很快便获取了完整的库区水质分析,在核查确认后将结果上报。

  刘家峡水库作为黄河干流电站及饮用水源地,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及环境保护管理对水源地监测的要求,需要定期向环保管理单位提供水库水质检测报告。之前该厂电厂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由该机构每季度对进行取样监测分析,并出具检测报告。自从该厂建设了坝前、尾水两套水质自动监测站后,实现了月度定期检测,为及早发现水质异常情况,防范发生水质生态事件,提供了早发现、早治理的技术手段。

  在植树造林方面该厂一直将此项生态保护工作列为重点。多年来,刘家峡水电厂积极响应义务植树号召,在库区周边植树造林,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已被绿色覆盖,这些树木如同绿色卫士,牢牢扎根在库区周边,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为库区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凭借在绿化造林方面的突出成绩,刘家峡水电厂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绿化造林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当地生态建设的典范。

  在河道保护方面该厂认真落实河湖长制责任,定期沿着库区及河道开展巡查工作,重点关注河道清洁,为守好河道碧水全力以赴。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坝前水面清污方案,全年常态化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实现坝前水域日清日洁,打捞运输枯枝断木等漂浮物,确保了坝前水域始终保持清洁,不仅保障了库区航运安全,也为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爱鸟护鸟 共筑生态和谐家园

  6月4日,在第54个“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国网酒泉供电公司围绕“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争当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

  北桥子湿地是黑颈鹤、胡兀鹫等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温馨家园。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大批候鸟纷至沓来,在此栖息繁衍。

  该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在北桥子湿地重点排查线路走廊植被保护、杆塔基础水土保持,清理沿线塑料垃圾,同时向周边群众宣传电力及生态保护知识。此外,该公司主动对接湿地管理单位,掌握各种鸟类活动轨迹,加大生态湿地内输电线路巡检频次,定期开展输电线路廊道巡检活动,联合观测铁塔筑巢、鸟类栖息情况,采用安装防护挡板、声光报警器、搭建人工鸟巢等方式,引导鸟类在适宜位置筑巢,及时采取预防和应急措施,避免鸟类活动和筑巢过程中威胁电力线路安全运行,营造良好的鸟类栖息环境。

  国网甘肃电力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新能源并网技术升级和储能规模化应用,助力甘肃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基地,坚定不移的走出一条电网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绿色之路。(强文莉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