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财经新闻 >> 省内经济

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助患者“重获新生”

2025-08-20 16:04 来源:中国甘肃网

  曾经,中学教师朱先生被一种罕见的“嗜睡”顽疾拖入深渊:夜晚早早入睡,白天依旧昏沉,甚至会在办公桌前、与人交谈时突然昏睡,头重重砸在桌面,呼吸暂停伴随面色青紫,任凭家人呼唤摇晃都毫无反应。辗转求医时,一句“带他回家吧,多干预,尽量别让他睡着”的劝告,如同冰冷的判决,让朱先生的爱人陷入绝望。

  至暗时刻的希望之光

  就在全家濒临崩溃之际,朱先生一家从老同学处得知,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专治睡眠呼吸疑难疾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爱人陪伴着体重220斤、嗜睡严重且伴有响亮鼾声和呼吸暂停的朱先生,来到了该科室。

  接诊的王旭斌医生通过细致询问病史、睡眠习惯及日间状态,并结合家属补充的夜间呼吸停止、憋醒、大汗淋漓等细节,初步判断其为“极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且伴有高血压、脂肪肝等肥胖相关代谢问题。为精准诊断,医生当即安排朱先生进行分夜多导睡眠监测(PSG),身上贴满的电极片与导线,成了夫妻二人心中重新燃起的希望火种。

  监测结果触目惊心: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远超重度标准,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过低,“极重度OSAHS”确诊。科室副主任惠培林带领团队迅速组织心内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及普外科减重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为朱先生量身定制了综合治疗方案。

  多学科合力攻坚顽疾

  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阶段,密闭的面罩和持续的气流让朱先生产生窒息般的恐惧,夜间频繁扯掉面罩。科室护理团队深夜多次巡视,手把手教他放松技巧,调整面罩松紧度解决漏气问题,一点点延长佩戴耐受时间。

  精准人工压力滴定是CPAP治疗的核心。睡眠技师整夜值守监测屏幕前,密切观察朱先生在不同压力下的睡眠结构、呼吸事件、血氧饱和度等实时数据,从低起始压力逐步上调,最终确定了最有效且耐受的个性化压力处方。

  同时,营养科专家制定了个性化减重食谱,心内科、内分泌科则对其高血压、脂肪肝进行药物干预。多学科团队的紧密配合,为朱先生的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获新生与信任传递

  经过系统治疗,朱先生病情明显好转并顺利出院。复查时,他已能独自前来,体重稳步下降,精神状态日益饱满。出院三个月后,其体重减少70斤,睡眠监测显示病情从重度降至中度,血压恢复正常,蛋白尿消失,彻底摆脱了“随时沉睡”的恐惧。

  “以前他整天没精打采,家里事指望不上,工作都受影响,现在家人朋友都为他高兴!”朱先生的爱人感慨万千。住院期间,朱先生还义务当起“宣讲者”,用亲身经历鼓励病友积极配合治疗,帮助多名曾有抵触情绪的患者放下顾虑。出院时,夫妻二人将一面锦旗送到科室,承载着对医护人员的深深感激,也见证了医患间、患者间的“信任传递”。

  善意延续,健康传播不停歇

  痊愈后的朱先生,成了亲朋好友中的“健康使者”。今年三月,他带同事咨询孩子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等问题,王旭斌医生确诊为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经等离子消融手术后,孩子已痊愈。此后,朱先生经常通过微信帮亲友同事咨询健康问题。

  不久前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朱先生体重稳定在140斤,降压药已停用数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为他重获健康幸福的生活由衷欣慰。这场从“无奈沉睡”到“重获新生”的跨越,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胜利,更彰显了医患同心、多学科协作的温暖力量。(甘肃省人民医院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