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多元共治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晨光为敦煌的青砖黛瓦镀上金边,沙州镇梨园社区的社工小王正和“梨小媛”志愿小分队志愿者们一起,开展了“助残同行,让世界充满爱”关爱残疾人主题宣讲活动。“以前总觉得助残离我们很远,听完宣讲才知道,一个友好的眼神、一次耐心的等待,都是对他们莫大的支持。”居民张大爷感慨道。这温情一幕,是敦煌市深耕“枫桥经验”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如今的敦煌,正以“十合一”综治中心为枢纽,“12·365”全时全域工作体系为脉络,在大漠戈壁间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治理网络,让千年古城焕发和谐新韵。

一厅集成:“十合一”中心破解治理壁垒
“以前得跑多个部门,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工作人员像‘贴心管家’。”广东游客钟女士拿着行李箱遗失赔偿调解书赞道。这个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等十大功能的“十合一”平台,打破部门壁垒,让群众诉求“只进一门”。
指挥调度室的电子大屏上,红黄绿三色标识实时显示诉求办理进度。自中心建成,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3.5天。“我们把‘矛盾不上交’理念化为‘一厅式’实践。”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整合政法、信访等部门力量,实现小事当场解、大事联动处,今年九成以上矛盾纠纷在中心内化解。
全时响应:“12·365”体系守护民生温度
今年5月,农民工石某某带着27名工友拨打“12·365”热线投诉欠薪。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欠薪速调”通道:劳动监察员现场核查,律师整理证据,网格员采集信息,24小时内33万元工资全部到账。
这得益于“12·365”工作体系:党建“一核引领”,纵贯责任链与横联共治链“双链驱动”,实现风险、矛盾、服务“三全覆盖”,达成“六大目标”与“五网融合”。20余个部门“常驻+轮驻+随驻”,诉调、警调等资源共享,让群众诉求解决“只跑一地”。
文旅融合:特色调解擦亮古城名片
河南游客与青海出租车司机因返程费用争执不下。敦煌文旅调解服务中心迅速启动“公安+交通+文旅”联调机制:交通部门核查租车合同,民警固定证据,调解员居中疏导。3小时后,双方达成“先付来程费、返程后结清余款”的协议。
作为年均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的国际旅游城市,敦煌创新设立的文旅调解服务中心,犹如古城的“和谐使者”。中心设置了餐饮、旅拍、住宿等6个服务窗口,由文旅、市场监管、交通等单位整合力量入驻,严格落实‘125’工作机制,实现对景区接待、餐饮住宿、旅拍体验、户外徒步等领域纠纷。
基层创新:邻里联动激活治理末梢
“社区事居民说了算。”梨园社区居民常说。作为全省“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试点,社区探索“社工引领、志愿者参与、居民自治”模式,让“枫桥经验”扎根基层。
小区楼院里,社工小周组织“民情恳谈会”讨论车棚修建方案。“以前改造常遇反对,现在充分议事,方案通过率大幅提升。”小周说,社区用专业方法引导居民参与,已解决楼院改造、飞线充电等难题180余件。
从“十合一”中心的高效联动到“12·365”体系的全时守护,从文旅调解的特色服务到梨园社区的自治活力,敦煌将“枫桥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走出特色治理路。4000余件群众诉求的圆满解决,是数字更是民心。
如今漫步敦煌,古城墙下纠纷少了,景区里笑容多了,社区中邻里热了。这片承载千年文明的土地,正以更和谐的姿态,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敦煌篇章。
(文/图 吕献芝)
- 2025-08-26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 2025-08-26国网礼县供电公司:开学季用电安全进校园
- 2025-08-26国网礼县供电公司:锦旗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2025-08-26武威彩民喜中福彩“双色球”游戏二等奖16.1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