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
洮水欢歌迎盛会,彩陶流韵聚群贤。9月26日上午,以“彩陶和光·文明互鉴·融合共享”为主题的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在临洮县开幕。

定西市市委书记汪尚学讲话并宣布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宝林主持开幕式。市政府副市长徐兰军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彭明浩作主旨演讲。省广播电视总台台长、甘肃广电传媒集团董事长石琳,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李长迅,市领导寇继军、马荣、刘永维,县领导张振亚、何小明、陈维山等出席。
汪尚学指出,定西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黄河 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千百年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见证着这一方水土的繁荣与发展。马家窑文化作为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因首先发现于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被誉为“甘肃的仰韶文化”,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与敦煌文化齐名的甘肃两座文化富矿之一,是甘肃乃至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世界马家窑、命名在临洮”已成为鲜明的文化标签。近年来,定西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陇中文化强市目标,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聚焦马家窑文化金字招牌,持续加大保护研究、宣传推广和活化利用力度,制定出台了《定西市马家窑辛店寺洼遗址保护条例》,建成了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和马家窑遗址博物馆,打造了以马家窑遗址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文化研学体验基地,创排了《再现马家窑》等优秀文艺作品,临洮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定西也因马家窑文化特色被评为西北首个“国潮城市”。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文化赋能、以文兴业,充分利用马家窑文化的资源优势,坚持保护为先,筑牢文化遗产传承根基,强化研究阐释,深挖马家窑文化精神内涵,推动活化利用,创新文化传播与体验方式,深化融合发展,增强文旅产业带动效能,更好推动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为高质量追赶发展增添动能和活力,共同守护文化根脉,推动创意转化,让马家窑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汪尚学宣布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开幕!
徐兰军致辞说,文化是沟通的桥梁,是合作的纽带。马家窑文化节不仅是展示马家窑文化魅力的窗口,更是一个促进交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热忱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企业家朋友,与我们一道,在文化研究、人才培养、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务实的合作。同时期待通过文化的媒介,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定西,汇聚更多的智慧和资源支持定西发展。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八届马家窑文化节一定能够成为一届文化的盛会、交流的盛会、合作的盛会。
开幕式上,现场签订了太石交旅融合项目水上会客厅新业态提质升级项目框架协议、“茅歌水韵湖畔火锅”(临洮熙州明园生态园)项目框架协议、南屏山旅游景区低空旅游建设项目框架协议、临洮县文创产业园建设项目框架协议。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参观了马家窑文化研究展示中心。

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1周年,本届马家窑文化节以“彩陶和光·文明互鉴·融合共享”为主题,文化节期间将举办文旅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现场观摩、学术访谈、百家媒体走进马家窑文化命名地采风创作及马家窑文化主题研学等系列活动,在共赏彩陶艺术魅力,共话马家窑文化的传承的同时,凝聚各方力量,携手推动马家窑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发展,充分展示马家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进一步提升马家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了解,马家窑文化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精美的彩陶艺术而闻名于世。马家窑彩陶造型优美、纹饰奇特、色彩绚丽、制作精良,展现了原始先民极高的审美情趣和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的发现,揭示了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为我们了解远古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马家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寺洼文化、辛店文化一起,让定西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节点地带,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特别是其所蕴含的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宽广胸怀,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更为我们追溯文明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了丰厚滋养。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金树栋)
- 2025-09-26抢险救灾获赞誉 榆中小康营乡党委赠旗致谢高新发展集团
- 2025-09-26敦煌:冬春旅游“八条”优惠政策发布,国庆中秋“两免一平”持续“宠客”
- 2025-09-26张掖:“四化”协同 筑牢铁路汛期安全屏障
- 2025-09-26“东天山来的骆驼队”重走古丝路抵达瓜州






